廣聯達鋼筋算量問題?
廣聯達鋼筋算量問題?
錨入基礎的長度按照規范,基礎承臺高度為650mm,鋼筋保護層為50mm,因此錨入長度為650-50+15D。上層露出長度根據規范,嵌固部位的露出長度為柱凈高的1/3,廣聯達在計算時會采用理想化數值,所以露出長度為柱高的1/3。在廣聯達軟件中計算柱鋼筋量時,需要根據你的分層方式來分步計算。如你所寫的算式,可以理解為你將首層柱分為兩部分,在基礎層內畫一部分,然后在首層內畫另一部分。因此,廣聯達會分兩步計算鋼筋量,首先是基礎層柱鋼筋,然后是首層柱鋼筋。
導讀錨入基礎的長度按照規范,基礎承臺高度為650mm,鋼筋保護層為50mm,因此錨入長度為650-50+15D。上層露出長度根據規范,嵌固部位的露出長度為柱凈高的1/3,廣聯達在計算時會采用理想化數值,所以露出長度為柱高的1/3。在廣聯達軟件中計算柱鋼筋量時,需要根據你的分層方式來分步計算。如你所寫的算式,可以理解為你將首層柱分為兩部分,在基礎層內畫一部分,然后在首層內畫另一部分。因此,廣聯達會分兩步計算鋼筋量,首先是基礎層柱鋼筋,然后是首層柱鋼筋。
首先,你的計算式是針對鋼筋長度而非鋼筋量,這樣的表述可能不夠清晰。在計算基礎承臺尺寸為650mm時,基礎層總高為2000mm,柱高因此為1350mm,首層高度5500mm,扣除框架梁800mm后,首層柱高為4700mm。因此,首層柱縱筋長度應為6050mm加上錨入基礎的長度和上層露出的長度。錨入基礎的長度按照規范,基礎承臺高度為650mm,鋼筋保護層為50mm,因此錨入長度為650-50+15D。上層露出長度根據規范,嵌固部位的露出長度為柱凈高的1/3,廣聯達在計算時會采用理想化數值,所以露出長度為柱高的1/3。在廣聯達軟件中計算柱鋼筋量時,需要根據你的分層方式來分步計算。如你所寫的算式,可以理解為你將首層柱分為兩部分,在基礎層內畫一部分,然后在首層內畫另一部分。因此,廣聯達會分兩步計算鋼筋量,首先是基礎層柱鋼筋,然后是首層柱鋼筋。第一步計算公式為6050/3+650-50+15D,即縱筋插入基礎后露出首層柱高的1/3,加上錨入承臺底面減去鋼筋保護層,再加彎折長度。第二步計算公式為6850(柱高加梁高)-6050/3(扣減重復計算的量)+max{二層柱高/6,柱長邊尺寸,500mm}(二層露出長度按規范非嵌固部位從柱凈高1/6,柱長邊尺寸,500mm中取最大值)。以上計算方法是廣聯達默認的計算設置,如有特殊情況,可以在鋼筋計算設置中進行修改。在繪制圖紙之前,務必仔細閱讀結構設計說明,以避免鋼筋量計算錯誤。
廣聯達鋼筋算量問題?
錨入基礎的長度按照規范,基礎承臺高度為650mm,鋼筋保護層為50mm,因此錨入長度為650-50+15D。上層露出長度根據規范,嵌固部位的露出長度為柱凈高的1/3,廣聯達在計算時會采用理想化數值,所以露出長度為柱高的1/3。在廣聯達軟件中計算柱鋼筋量時,需要根據你的分層方式來分步計算。如你所寫的算式,可以理解為你將首層柱分為兩部分,在基礎層內畫一部分,然后在首層內畫另一部分。因此,廣聯達會分兩步計算鋼筋量,首先是基礎層柱鋼筋,然后是首層柱鋼筋。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