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冊識字2《詠雪》教案
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冊識字2《詠雪》教案
教學目標。1、學習古漢語知識。2、背誦短文。3、比較“撒鹽空中”與“柳絮因風起”的美感差異。教學過程。一、通過家庭聚會的例子,引導學生談論詠詩、作對子,引入南朝文學家劉義慶的短文《詠雪》。二、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標記生字和難詞,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全班交流不懂的問題。解釋文言詞句。1、內集:家庭聚會。2、兒女:子侄晚輩的統稱。3、俄而:不久,一會兒。4、驟:猛。5、欣然:高興的樣子。6、擬:比,比擬。7、未若:不如。8、差:大致。9、因:趁,乘。三、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四、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六、教師示范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學生合上書,教師指定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傾聽,三遍后嘗試背誦)。
導讀教學目標。1、學習古漢語知識。2、背誦短文。3、比較“撒鹽空中”與“柳絮因風起”的美感差異。教學過程。一、通過家庭聚會的例子,引導學生談論詠詩、作對子,引入南朝文學家劉義慶的短文《詠雪》。二、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標記生字和難詞,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全班交流不懂的問題。解釋文言詞句。1、內集:家庭聚會。2、兒女:子侄晚輩的統稱。3、俄而:不久,一會兒。4、驟:猛。5、欣然:高興的樣子。6、擬:比,比擬。7、未若:不如。8、差:大致。9、因:趁,乘。三、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四、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六、教師示范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學生合上書,教師指定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傾聽,三遍后嘗試背誦)。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74836752.jpg)
雪,那白色的精靈,在空中編織著最美的畫面。以下是我為大家準備的《詠雪》教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教學目標:1、學習古漢語知識。2、背誦短文。3、比較“撒鹽空中”與“柳絮因風起”的美感差異。教學過程:一、通過家庭聚會的例子,引導學生談論詠詩、作對子,引入南朝文學家劉義慶的短文《詠雪》。二、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標記生字和難詞,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全班交流不懂的問題。解釋文言詞句:1、內集:家庭聚會。2、兒女:子侄晚輩的統稱。3、俄而:不久,一會兒。4、驟:猛。5、欣然:高興的樣子。6、擬:比,比擬。7、未若:不如。8、差:大致。9、因:趁,乘。三、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四、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六、教師示范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學生合上書,教師指定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傾聽,三遍后嘗試背誦)。七、簡析課文內容:文中贊賞了誰?謝道韞的才氣。從哪一句得知?文末提到道韞的身份。八、兩個小孩都很快作出了句子,小男孩最快,隨后小女孩說出“未若柳絮因風起”,大家大笑。比較“撒鹽空中”與“柳絮因風起”描述“白雪紛紛”,哪個更好?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只要自圓其說即可。教師見解:“撒鹽空中”雖然形象,但美感不足,“柳絮因風起”則更具形象性、動態美和美感。例如,韓愈的《詠雪》中有“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這樣的詩句,既有形象又有意象,讓人感受到景物的美。九、學生齊背課文。十、拓展練習:要求學生背出自己熟悉的詠雪詩句,師生共同欣賞。附課文《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冊識字2《詠雪》教案
教學目標。1、學習古漢語知識。2、背誦短文。3、比較“撒鹽空中”與“柳絮因風起”的美感差異。教學過程。一、通過家庭聚會的例子,引導學生談論詠詩、作對子,引入南朝文學家劉義慶的短文《詠雪》。二、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標記生字和難詞,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全班交流不懂的問題。解釋文言詞句。1、內集:家庭聚會。2、兒女:子侄晚輩的統稱。3、俄而:不久,一會兒。4、驟:猛。5、欣然:高興的樣子。6、擬:比,比擬。7、未若:不如。8、差:大致。9、因:趁,乘。三、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四、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六、教師示范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學生合上書,教師指定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傾聽,三遍后嘗試背誦)。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