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74496852.jpg)
研究胃癌與胃炎之間的關系已有近百年歷史。醫生發現,在胃癌手術及尸檢的胃標本中,大多數都存在炎癥,而且很多胃癌患者在患病前并無胃酸分泌。因此,大多數醫生及病理學家認為胃癌與胃炎緊密相關。胃炎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其發病與消化道激素、胃動力學以及幽門螺桿菌等因素有關。病程較長,臨床表現多以疼痛為主,上腹部呈燒灼性疼痛或脹痛,疼痛與進食有密切關系,進食后癥狀可能加重。伴隨癥狀包括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有時會出現腹瀉、發熱畏寒、脫水等全身癥狀。一般胃炎患者都有解熱鎮痛藥物、有害化學物質、過量酒精或不潔食物的服用史。胃癌的死亡率較高,這與其早期癥狀不明顯有關。早期胃癌的癥狀與胃炎相似,如上腹部不適、心窩部隱痛、食后飽脹感等,這增加了診斷難度。到了晚期,患者可能出現食欲不振、體重下降、腹痛加重甚至腹部摸到包塊,通過胃鏡檢查可以確診。隨著腫瘤進一步發展,上腹部疼痛逐漸加重,病灶浸潤胃周圍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此時診斷雖然容易,但治療卻變得困難。惡心與嘔吐、嘔血與便血等癥狀的出現,往往導致誤診,治療難度更大。早期胃癌的癥狀與胃炎相似,這要求患者對身體癥狀保持高度敏感,并及時就醫進行胃癌的診斷與治療。否則,一旦發展到胃癌晚期,治療將變得極為困難。因此,定期體檢和早期診斷對于預防胃癌至關重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