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低頻脈沖治療儀的電路圖
求一份低頻脈沖治療儀的電路圖
該治療儀采用緊湊的設計,由4節1.5V電池供電。它的外殼上配備有電源開關、用于調節脈沖頻率的旋鈕(頻率范圍:2~13Hz)、用于調整脈沖幅度的旋鈕(最大脈沖幅度約為100V),以及用于輸出連接的導線。導線端部焊有圓形電極,使用時,需將電極用不干膠帶對稱地粘貼在患部兩側的皮膚上。此外,治療儀還具備延時輸出電脈沖和在30分鐘后自動關機的功能。圖29展示了KPM-01型低頻治療儀的電原理圖。該治療儀的核心是由3塊CMOS集成電路組成的低頻治療脈沖發生及輸出電路、延時輸出電路以及定時自動關機電路。
導讀該治療儀采用緊湊的設計,由4節1.5V電池供電。它的外殼上配備有電源開關、用于調節脈沖頻率的旋鈕(頻率范圍:2~13Hz)、用于調整脈沖幅度的旋鈕(最大脈沖幅度約為100V),以及用于輸出連接的導線。導線端部焊有圓形電極,使用時,需將電極用不干膠帶對稱地粘貼在患部兩側的皮膚上。此外,治療儀還具備延時輸出電脈沖和在30分鐘后自動關機的功能。圖29展示了KPM-01型低頻治療儀的電原理圖。該治療儀的核心是由3塊CMOS集成電路組成的低頻治療脈沖發生及輸出電路、延時輸出電路以及定時自動關機電路。
KPM-01型低頻治療儀是一種便攜式設備,旨在家庭保健治療中使用。它的治療原理模擬“針灸療法”,對于治療肩周炎、腰痛、肌肉扭傷等有一定的效果,可以緩解疼痛并促進血液循環。該治療儀采用緊湊的設計,由4節1.5V電池供電。它的外殼上配備有電源開關、用于調節脈沖頻率的旋鈕(頻率范圍:2~13Hz)、用于調整脈沖幅度的旋鈕(最大脈沖幅度約為100V),以及用于輸出連接的導線。導線端部焊有圓形電極,使用時,需將電極用不干膠帶對稱地粘貼在患部兩側的皮膚上。此外,治療儀還具備延時輸出電脈沖和在30分鐘后自動關機的功能。圖29展示了KPM-01型低頻治療儀的電原理圖。該治療儀的核心是由3塊CMOS集成電路組成的低頻治療脈沖發生及輸出電路、延時輸出電路以及定時自動關機電路。低頻治療脈沖發生及輸出電路主要由IC1(CD4081)、IC2(CD4069)的非門4、5、VT3、VT4、RP1、RP2、VD1、VD2、VD4~VD6和電感線圈L等組成。IC2的非門4、5和R8、R9、RP2、C3構成了自激式振蕩器。調節RP2可以在2~13Hz的范圍內調整治療脈沖的頻率,調節RP1可以調整脈沖的電壓幅度。自激式振蕩器輸出的脈沖波經過RC電路(由RP1、R1、C4組成)整形放大后,送入與門1、4中。由于電路參數τ=(RP1+R1)C4遠大于自激振蕩器輸出的脈沖寬度,該電路表現為RC微分電路。調節RP1可以改變微分脈沖的寬度,從而通過IC1③腳輸出脈寬為0~3ms連續可調的脈沖信號。當IC1③腳為高電平時,VT3飽和導通;為低電平時,VT3截止。這樣,在自感線圈L上就會產生幅度不超過100V、頻率在2~13Hz范圍內的治療電脈沖,通過電極施加在患者病變部位,刺激神經纖維,以達到疏通經絡、治療疾病的目的。同時,IC1與門4輸出的脈沖再經過與門2整形放大后驅動VT4。當IC1④腳為高電平時,VT4導通,LED指示燈亮(治療脈沖電壓幅度的高低隨LED亮度變化),為低電平時,VT4截止,LED熄滅。LED同步指示治療電脈沖的強度和頻率。患者可以根據自我感覺調整脈沖幅度和頻率,并設定RP1和RP2的位置。為了避免在開機瞬間由于RP1設置在最大輸出位置上導致治療脈沖幅度過大,患者可能會突然受到刺激,電路中特別設計了開機延時電路。該電路由IC2的非門6、C1、R2~R6、VT1、VD1、VD2等組成。當電源開關關閉后,C1瞬時短接,VD2導通,使VT1飽和導通,將IC2⑧腳輸出的治療脈沖(電壓部分)對地短接分流;同時,C1通過R5及VD2、R4、VT1的基極,因此VD1導通,C1②腳的微分脈沖寬度變窄,L兩端輸出的治療脈沖電壓幅度變小。隨著C1兩端充電電壓的上升,充電電流變小,VT1逐漸退出飽和區,輸入到IC1②腳的微分脈沖寬度逐漸加寬,L兩端輸出的脈沖電壓幅度也逐漸變大。開機約7秒后,C1兩端電壓充至接近IC2 12腳輸出的高電平幅值時,VT1截止;由RP1位置決定的脈寬微分脈沖等幅輸入IC1②腳,L兩端輸出的脈沖幅度也增加到RP1決定的幅度,延時工作過程結束。30分鐘定時自動關機電路由IC3(CD4040)、IC2內的非門1、2、3、VT2等組成。其中IC3是十二位二進制串行計數器集成電路,具有12個計數級,每級均有輸出(Q1~Q12)。另有兩個輸入端,“CP”為時鐘脈沖輸入,“Cr”為清零輸入。當“Cr”端加“1”電平時,各輸出端均為“0”電平;當“Cr”轉為“0”電平后,在時鐘脈沖下降沿的作用下,CD4040進行增量計數,最大分頻系數為212=4096。圖中IC3第12計數級的輸出端(Q12)①腳控制著VT2的導通與截止。當①腳輸出“0”電平時,VT2導通,IC1、IC2獲得6V電壓而工作;當①腳為“1”電平時,VT2截止,IC1、IC2也停止工作。當開關閉合后,C6瞬間短接,IC3 11腳(清零端)獲得“1”電平,①腳(Q12)輸出“0”電平,VT2導通,IC1、IC2因獲得6V電壓而工作,IC2內的非門1、2、3、R7、R10、C2構成的方波器工作,IC2⑥腳輸出的方波脈沖群輸入到IC3內,進行12級分頻,計時開始,L兩端有治療脈沖輸出。約30分鐘后,IC3的①腳翻轉為“1”電平狀態,VT2截止,IC1、IC2停止工作,L兩端無治療脈沖輸出,一次治療過程結束。這時,患者可手動操作開關S切斷電源。即使患者因故未及時切斷電源,該治療儀定時關機后的靜態電流也只有3μA左右,耗電量極小,對人體也無害。
求一份低頻脈沖治療儀的電路圖
該治療儀采用緊湊的設計,由4節1.5V電池供電。它的外殼上配備有電源開關、用于調節脈沖頻率的旋鈕(頻率范圍:2~13Hz)、用于調整脈沖幅度的旋鈕(最大脈沖幅度約為100V),以及用于輸出連接的導線。導線端部焊有圓形電極,使用時,需將電極用不干膠帶對稱地粘貼在患部兩側的皮膚上。此外,治療儀還具備延時輸出電脈沖和在30分鐘后自動關機的功能。圖29展示了KPM-01型低頻治療儀的電原理圖。該治療儀的核心是由3塊CMOS集成電路組成的低頻治療脈沖發生及輸出電路、延時輸出電路以及定時自動關機電路。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