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流膠病的防治方法?
桃樹流膠病的防治方法?
該病由葡萄座腔菌、桃囊孢菌侵染引起,此外,樹干害蟲、凍害、霜害、受澇、土壤粘重及各種樹皮損傷或環(huán)割也會引起流膠。病原菌在樹干、樹枝的染病組織中越冬,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產(chǎn)生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從傷口或皮孔侵入。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流膠病通常在3月下旬開始發(fā)生。高濕是病害發(fā)生的重要條件,春季低溫多雨易引發(fā)樹干發(fā)病,4至6月高溫多濕時期尤為嚴重。病菌通過風雨傳播,從枝條皮孔或傷口侵入樹皮,其分生孢子發(fā)芽溫度為8至40℃,最適溫度為24至35℃,相對濕度85%至90%。防治措施包括加強桃樹養(yǎng)護管理,增施有機質(zhì)腐熟肥料,改良土壤,排漬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減少機械損傷。冬季修剪清園,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燒毀,噴施石硫合劑及樹體消毒,樹干涂白殺菌消毒,預防凍害和日灼。
導讀該病由葡萄座腔菌、桃囊孢菌侵染引起,此外,樹干害蟲、凍害、霜害、受澇、土壤粘重及各種樹皮損傷或環(huán)割也會引起流膠。病原菌在樹干、樹枝的染病組織中越冬,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產(chǎn)生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從傷口或皮孔侵入。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流膠病通常在3月下旬開始發(fā)生。高濕是病害發(fā)生的重要條件,春季低溫多雨易引發(fā)樹干發(fā)病,4至6月高溫多濕時期尤為嚴重。病菌通過風雨傳播,從枝條皮孔或傷口侵入樹皮,其分生孢子發(fā)芽溫度為8至40℃,最適溫度為24至35℃,相對濕度85%至90%。防治措施包括加強桃樹養(yǎng)護管理,增施有機質(zhì)腐熟肥料,改良土壤,排漬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減少機械損傷。冬季修剪清園,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燒毀,噴施石硫合劑及樹體消毒,樹干涂白殺菌消毒,預防凍害和日灼。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5602752.jpg)
桃樹流膠病,又稱疣皮病,是一種常見病,主要危害碧桃(桃花)、核果類果樹。此病可導致樹勢早衰,葉片變黃,且在主干和主枝上尤為明顯。初期病部腫脹,流出透明或褐色樹膠,隨后變成硬膠塊,最終導致樹皮與木質(zhì)部腐爛,樹勢衰弱直至枯死。該病由葡萄座腔菌、桃囊孢菌侵染引起,此外,樹干害蟲、凍害、霜害、受澇、土壤粘重及各種樹皮損傷或環(huán)割也會引起流膠。病原菌在樹干、樹枝的染病組織中越冬,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產(chǎn)生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從傷口或皮孔侵入。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流膠病通常在3月下旬開始發(fā)生。高濕是病害發(fā)生的重要條件,春季低溫多雨易引發(fā)樹干發(fā)病,4至6月高溫多濕時期尤為嚴重。病菌通過風雨傳播,從枝條皮孔或傷口侵入樹皮,其分生孢子發(fā)芽溫度為8至40℃,最適溫度為24至35℃,相對濕度85%至90%。防治措施包括加強桃樹養(yǎng)護管理,增施有機質(zhì)腐熟肥料,改良土壤,排漬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減少機械損傷。冬季修剪清園,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燒毀,噴施石硫合劑及樹體消毒,樹干涂白殺菌消毒,預防凍害和日灼。刮除病斑后涂抹殺菌劑,如抗菌劑402的100倍液、1∶1∶10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藥物防治方面,早春萌動前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液,殺死越冬病菌,每10天噴一次,連噴三次。發(fā)病初期可噴施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4000至5000倍液,隔7天噴一次,連噴2至3次。在桃花生長旺盛期5至6月間,可使用25%施寶克乳油500至800倍液,50%施寶功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粉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粉劑800倍液噴殺,每7至10天噴一次,連噴3至4次。針對桃蚜、桃瘤蚜,應在二三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孵化時,噴施50%辛硫磷乳劑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1至2次。孵化后可噴施50%抗蚜威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至4000倍液、20%殺滅菊酯30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詳情
桃樹流膠病的防治方法?
該病由葡萄座腔菌、桃囊孢菌侵染引起,此外,樹干害蟲、凍害、霜害、受澇、土壤粘重及各種樹皮損傷或環(huán)割也會引起流膠。病原菌在樹干、樹枝的染病組織中越冬,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產(chǎn)生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從傷口或皮孔侵入。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流膠病通常在3月下旬開始發(fā)生。高濕是病害發(fā)生的重要條件,春季低溫多雨易引發(fā)樹干發(fā)病,4至6月高溫多濕時期尤為嚴重。病菌通過風雨傳播,從枝條皮孔或傷口侵入樹皮,其分生孢子發(fā)芽溫度為8至40℃,最適溫度為24至35℃,相對濕度85%至90%。防治措施包括加強桃樹養(yǎng)護管理,增施有機質(zhì)腐熟肥料,改良土壤,排漬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減少機械損傷。冬季修剪清園,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燒毀,噴施石硫合劑及樹體消毒,樹干涂白殺菌消毒,預防凍害和日灼。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