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與漢語那個更有利于人的發展?
英語與漢語那個更有利于人的發展?
2.近日,同濟大學、華東師大等上海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測試中,四所學校都不約而同地沒有設立語文考試。這一決策引發媒體熱議。3.有觀點認為“這是在搞學科歧視”,還有人說“這是數典忘祖”,甚至有人說“這是不愛國的表現”。對英語享受了超國語待遇感到擔憂,用都德的《最后一課》作比較,質疑母語教育的隨意偏廢。4.一位招生老師解釋了取舍的原因——“考英語不考語文,是因為英語更有利學生的學科發展”,這一觀點令人深思:難道學習漢語就不利于學科發展。5.事實上,近60年來的科技發展史和中國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表明,用漢語思維的華人同樣也能搞好科技。語言只是一種交流工具,攻克科技難關當然不取決于學什么語言。
導讀2.近日,同濟大學、華東師大等上海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測試中,四所學校都不約而同地沒有設立語文考試。這一決策引發媒體熱議。3.有觀點認為“這是在搞學科歧視”,還有人說“這是數典忘祖”,甚至有人說“這是不愛國的表現”。對英語享受了超國語待遇感到擔憂,用都德的《最后一課》作比較,質疑母語教育的隨意偏廢。4.一位招生老師解釋了取舍的原因——“考英語不考語文,是因為英語更有利學生的學科發展”,這一觀點令人深思:難道學習漢語就不利于學科發展。5.事實上,近60年來的科技發展史和中國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表明,用漢語思維的華人同樣也能搞好科技。語言只是一種交流工具,攻克科技難關當然不取決于學什么語言。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5850852.jpg)
1. 兩種語言各有利弊,都有利于人的發展,誰也不能把誰滅掉。中國人要學英語,外國人要學漢語,這樣才有利于人的發展。2. 近日,同濟大學、華東師大等上海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測試中,四所學校都不約而同地沒有設立語文考試。這一決策引發媒體熱議。3. 有觀點認為“這是在搞學科歧視”,還有人說“這是數典忘祖”,甚至有人說“這是不愛國的表現”。對英語享受了超國語待遇感到擔憂,用都德的《最后一課》作比較,質疑母語教育的隨意偏廢。4. 一位招生老師解釋了取舍的原因——“考英語不考語文,是因為英語更有利學生的學科發展”,這一觀點令人深思:難道學習漢語就不利于學科發展?5. 事實上,近60年來的科技發展史和中國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表明,用漢語思維的華人同樣也能搞好科技。語言只是一種交流工具,攻克科技難關當然不取決于學什么語言。6. 一個帶有中國人DNA、在中文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因為考了英語就能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認知水平?就更容易在學業上取得成功?這恐怕是學校老師們的單相思罷了。7. 法國作家都德在他的名篇《最后一課》里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孩子們,我這是最后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學校只準教德語,新的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后一堂法語課,所以我請你們一定要專心聽講。”130年的時間過去了,這篇文章即便在今天讀來仍然令人感慨不已。8. 白巖松表示,學英語在中國重要到連母語都不重要了這種程度。當如果有一天全世界漢語和對中文的重視越來越高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自己的母語自己說起來已經磕磕絆絆了,這才真正地讓人擔心。9. 作家余光中早就寫下了“哀中文之式微”,感嘆現代中國人漢語能力的下降。而如今的狀況可能更糟,學習英語早已是從娃娃抓起,漢語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漢語教育的質量一路下滑。10. 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王旭明表示,多年來人們對語文有一個誤區,以為語文不是語言文字的意思,以為語文是語言文化的意思。語文的核心問題是表達,而我們現在如果說有最大的一個缺失就是我們在表達上面出現了問題。
英語與漢語那個更有利于人的發展?
2.近日,同濟大學、華東師大等上海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測試中,四所學校都不約而同地沒有設立語文考試。這一決策引發媒體熱議。3.有觀點認為“這是在搞學科歧視”,還有人說“這是數典忘祖”,甚至有人說“這是不愛國的表現”。對英語享受了超國語待遇感到擔憂,用都德的《最后一課》作比較,質疑母語教育的隨意偏廢。4.一位招生老師解釋了取舍的原因——“考英語不考語文,是因為英語更有利學生的學科發展”,這一觀點令人深思:難道學習漢語就不利于學科發展。5.事實上,近60年來的科技發展史和中國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表明,用漢語思維的華人同樣也能搞好科技。語言只是一種交流工具,攻克科技難關當然不取決于學什么語言。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