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7861152.jpg)
施工縫的形式多樣,包括凸凹縫、高低縫和平縫,其中平縫和設有止水帶縫在實際應用中更為常見。然而,這些接縫方式都存在滲漏水的隱患。例如,采用凹凸型施工縫時,施工難度大,難以保證質量,且混凝土鑿毛時容易碰掉凸楞,縮短水的爬行距離,導致滲漏。另外,凹槽中的水泥砂漿難以清理,容易形成夾渣層,影響新老混凝土的黏結質量。對于防水要求較高的工程,橡膠止水帶雖然具有柔韌性,但安裝難度大,易變形移位,且易老化失效,防水效果不佳。相比之下,鋼板止水帶因其施工方便、不易變形且易于固定的特點,已成為較為推薦的選擇。具體做法方面,金屬止水帶通常使用2mm~2.5mm厚的薄鋼板制成,接頭處應滿焊,避免縫隙。固定時,常在止水帶上割洞扎箍筋,封模前應補焊。BW止水條則是一種長條柔軟固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應用時需將混凝土粘貼面鑿平,清掃干凈后抹一層水泥漿找平壓光帶,利用材料本身的黏性直接粘貼于混凝土表面,接頭部位釘鋼釘固定。在施工縫的處理方面,必須確保已澆筑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達到1.2MPa以上。施工前,應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動石子及軟弱混凝土層,確保表面粗糙且充分濕潤。水平施工縫宜先鋪10mm~15mm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同。澆筑時應細致振搗密實,確保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防水混凝土的鋼筋布置和墻體厚度應考慮施工便利性,避免留置不必要的施工縫。當需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循特定規則,避免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交接處留置水平施工縫。對于高度大于2m的墻體,應使用串筒或振動溜管下料。施工過程中若出現施工縫問題,如混凝土骨料集中、酥松或接茬明顯等情況,可采用促凝膠漿或氰凝(丙凝)灌漿堵漏。對于不滲漏水但存在缺陷的施工縫,可沿縫剔成V形槽,清除松散部位,刷洗干凈后用高強度等級水泥素漿打底,抹1∶2水泥砂漿找平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