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的起點和終點分別是白帝城和南津關。三峽,即長江三峽,是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也是中國40佳旅游景觀之首。它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每一段峽谷都有其獨特的風景和故事。瞿塘峽,位于重慶奉節縣境內,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喚夔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巖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瞿塘峽雖短,卻能“鎮渝川之水,扼巴鄂之喉”,有“西控巴蜀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巫峽,位于重慶巫山縣和湖北巴東縣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巫峽以深幽俊俏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巫峽峽長千谷深,迂回曲折,奇峰嵯峨連綿,煙云氤氳繚繞,景色清幽之極,如一條美不勝收千奇百怪的畫廊。最后一段是西陵峽,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湖北省秭歸縣西的香溪口,東止宜昌南津關,全長76千米,歷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自上而下,共分4段:香溪寬谷,西陵峽上段寬谷,廟南寬谷,西陵峽下段峽谷。沿江有巴東、秭歸、宜昌3座城市。西陵峽景色宜人,兩岸有許多著名的溪、泉、石、洞,如黃牛峽、燈影峽、崆峒峽、牛肝馬肺峽等。總的來說,三峽的起點白帝城和終點南津關之間,是一段融合了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的壯麗旅程,每一個峽谷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故事,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