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7581152.jpg)
現在BIM軟件眾多,各有其特色,但市場上存在一些混淆概念的現象,我們需謹慎分辨,避免被促銷手段所誤導。有些軟件雖然自稱BIM,但實際上并不符合BIM的定義;而有些軟件雖然從未自稱為BIM,卻擁有BIM的功能;甚至有些供應商對BIM的理解都不夠清晰,卻提供了大量的BIM服務。BIM培訓的市場現狀也不容樂觀,很多培訓師本身對BIM的理解就不夠深入,受培訓的人員自然也就更加模糊。因此,在群里才會遇到那么多被誤導的例子。根據功能的不同,BIM軟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 基于繪圖的BIM:這類軟件以Autodesk的Revit等產品為代表,這些軟件實際上是在收購其他公司后完善起來的。目前,許多人所謂的BIM知識,大多只是會使用Revit等軟件進行繪圖。然而,將這種BIM應用簡單地等同于三維CAD是不準確的。2. 基于專業的BIM:此類軟件種類繁多,且各有其專注領域。例如,建筑領域有ArchiCAD等軟件;國內的天正建筑;結構設計方面則有中國建科院的PKPM等。這些軟件雖然在圖形引擎的易用性上可能存在不足,但從整體來看,它們仍然是符合BIM標準的軟件。此外,聲學、光線、能耗、暖通水電弱電監控等領域也有相應的專業軟件。在預算造價軟件方面,PKPM等體系處于領先地位,而廣聯達、魯班軟件等也涉足BIM領域。其中,魯班軟件專注于施工階段,擁有多個成功案例。Autodesk也推出了多款適合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暖通設計的專業軟件,大多基于Revit繪圖平臺。在專業BIM軟件中,若沒有自身的圖形引擎,通常會采用第三方的平臺,如Autodesk的CAD和Revit等。3. 基于管理的BIM:這類軟件主要應用于設施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領域,這是我最擅長的專業,也是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帶頭專業,但在國內的發展卻相對緩慢。這方面的軟件,國內尚無成熟產品,國外則有很多,如美國的Archibus等。當然,基于管理的BIM并不排斥3D,只是在完全不需要3D的情況下,為何還要投入資金呢?設施管理的發展緩慢導致了全行業對BIM的理解存在很多誤區。在CAD時代,設計院的圖紙文檔管理、施工單位的項目管理以及甲方建成后的運營維護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傳統的CAD文件傳遞都沒能做好,更何況是全生命周期的BIM呢?此外,國內所謂的建筑項目管理門戶系統也有很多供應商,如Autodesk的Buzzsaw等。如果將BIM的B(building)擴大到P(project),這些軟件也可以納入BIM的范疇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