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身體軟是不是得了佝僂病?
> 小兒身體軟是不是得了佝僂病?
四肢長骨的變化也很顯著,如6個月以上的小兒在前臂腕部及小腿長骨遠端可摸到或看到骨骺端明顯膨出,形成所謂的“手鐲”或“腳鐲”。隨著孩子開始行走,由于骨軟化,兩腿可能會形成“O”形腿或“X”形腿。坐或直立時,可能會出現脊柱后突或側彎,甚至出現扁平骨盆。激期的孩子全身肌肉松弛,肌張力減退,腹部膨隆。然而,如果一個5-6個月的小兒身體軟,不能豎直抱,或7-8個月時不能直立行走,腳尖著地,腳跟不能著地,且即使服用大量魚肝油、鈣片及注射維生素D也無效,那么這種癥狀可能與佝僂病無關,而是腦發育不全或腦性癱瘓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應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以便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詳情。
導讀四肢長骨的變化也很顯著,如6個月以上的小兒在前臂腕部及小腿長骨遠端可摸到或看到骨骺端明顯膨出,形成所謂的“手鐲”或“腳鐲”。隨著孩子開始行走,由于骨軟化,兩腿可能會形成“O”形腿或“X”形腿。坐或直立時,可能會出現脊柱后突或側彎,甚至出現扁平骨盆。激期的孩子全身肌肉松弛,肌張力減退,腹部膨隆。然而,如果一個5-6個月的小兒身體軟,不能豎直抱,或7-8個月時不能直立行走,腳尖著地,腳跟不能著地,且即使服用大量魚肝油、鈣片及注射維生素D也無效,那么這種癥狀可能與佝僂病無關,而是腦發育不全或腦性癱瘓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應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以便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詳情。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7417452.jpg)
小兒身體軟并不一定是得了佝僂病,這是一種常見的誤解。佝僂病主要表現為骨骼變化和神經精神癥狀。初期階段,孩子可能會多汗、夜驚、煩躁不安,頭部汗液刺激導致枕部脫發。隨著病情進展,進入激期,除了神經精神癥狀加重,還會有骨骼變化,尤其是頭部和四肢的改變最為明顯。例如,3-6個月的嬰兒可能出現顱骨軟化,而8-9個月以上的嬰兒則可能表現出方顱。此外,胸廓也會出現肋串珠,嚴重時形成雞胸或漏斗胸,影響呼吸功能。四肢長骨的變化也很顯著,如6個月以上的小兒在前臂腕部及小腿長骨遠端可摸到或看到骨骺端明顯膨出,形成所謂的“手鐲”或“腳鐲”。隨著孩子開始行走,由于骨軟化,兩腿可能會形成“O”形腿或“X”形腿。坐或直立時,可能會出現脊柱后突或側彎,甚至出現扁平骨盆。激期的孩子全身肌肉松弛,肌張力減退,腹部膨隆。然而,如果一個5-6個月的小兒身體軟,不能豎直抱,或7-8個月時不能直立行走,腳尖著地,腳跟不能著地,且即使服用大量魚肝油、鈣片及注射維生素D也無效,那么這種癥狀可能與佝僂病無關,而是腦發育不全或腦性癱瘓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應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以便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詳情
> 小兒身體軟是不是得了佝僂病?
四肢長骨的變化也很顯著,如6個月以上的小兒在前臂腕部及小腿長骨遠端可摸到或看到骨骺端明顯膨出,形成所謂的“手鐲”或“腳鐲”。隨著孩子開始行走,由于骨軟化,兩腿可能會形成“O”形腿或“X”形腿。坐或直立時,可能會出現脊柱后突或側彎,甚至出現扁平骨盆。激期的孩子全身肌肉松弛,肌張力減退,腹部膨隆。然而,如果一個5-6個月的小兒身體軟,不能豎直抱,或7-8個月時不能直立行走,腳尖著地,腳跟不能著地,且即使服用大量魚肝油、鈣片及注射維生素D也無效,那么這種癥狀可能與佝僂病無關,而是腦發育不全或腦性癱瘓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應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以便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詳情。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