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輕食越來越便捷,輕松。
“輕食”一詞現在被廣泛關注,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輕食”最早起源于17世紀歐洲貴族的下午茶,當時英國貴族的晚餐用餐時間很晚,所以下午時,夫人小姐們會讓廚師制作一些小點心配著紅茶食用,起到晚餐前墊肚子的功能。
后來,法國人把下午茶簡化,精致的小點心變成了切片面包加果醬制成的類似三明治的食物,配上紅茶或咖啡食用。
之后,歐美的飲食文化傳入日本后,注重健康和效率的日本人對此進行改良,輕食的定位逐漸從“下午茶”變成了“簡餐”,即容易吃飽、制作簡單、食用便捷的食物。
在中國,如今的輕食不是下午茶,也不是點心,而是更偏向于健康餐的概念。
你會發現“輕食”正頻繁出現在年輕人聚集的職場中。
在工作日的午餐時間,你可以輕松觀察到這一趨勢:當其他人在討論今天的脆皮雞肉飯 or 川湘口味菜不夠好吃的時候,總有一小群人一言不發,手里操著叉子,大口咀嚼著菜葉子,享受“吃草”的真香定律。
吃沙拉、吃草族們十分清楚,在中國人的口味評價體系中,沙拉不能算作美食,但在人們的選擇被高糖、高油、高碳水、高熱量食物充斥的今天,一份新鮮的沙拉,卻成為了健康餐及減肥餐的代言人。
對于都市年輕人來說,它是一種對腸胃的救贖,更是逃離凈化工業化社會裹挾的綠色小藥丸。
健身和沙拉也一直是一對好搭檔。每一個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人都會在離開之后,開始對自己每天攝入的熱量進行反思,我真的需要那么多熱量嗎?我已經是個成年人了,該學會管理自己的飲食偏好了,或許,一份輕食沙拉就夠了。這也是為何,在越來越多的連鎖健身、瑜伽塑形等機構,都紛紛開辟了一項新業務:輕食配送。
從2016年開始,沙拉已經成為熱門菜式,健康沙拉類外賣的訂單同期增速高達16倍,是外賣大盤增速的5.3倍。到了2017年,在全國沙拉外賣訂單量最大的30個城市中,有半數城市今年8月的訂單量相比2016年同期增幅超過了123.55%,人數也增長了5至6倍。
這數字可以說相當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