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日韓面子之爭”的本質,極有可能是日韓兩國去年貿易戰的延伸。
一、日韓的“面子之爭”是什么?日韓圍繞G7的這場所謂“面子之爭”,直接的導火索就是G7。
我們知道日本一直以來都是G7的成員國,而就在今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表示打算邀請韓國、俄羅斯等國也加入G7——或者說“G7+N”。對于這一消息,韓國方面給出了非常積極的回應。
但是就在7月初,日本方面卻表示堅決反對韓國加入G7,媒體對此的猜測是“日本不希望G7唯一亞洲國的地位被動搖”。
而就在7月下旬,韓國的一家植物園中立起了一座“安倍下跪謝罪”的雕像——雖然沒有挑明了說,但是韓國方面的這一舉動,被普遍認為是對日本反對韓國加入G7的強烈回應。
特朗普發出邀請韓國加入G7的消息后,日韓兩方的一系列不對付的動作,就被外界戲稱為圍繞G7展開的“面子之爭”。
二、這場“面子之爭”真的只是爭面子嗎?大多數媒體都將日韓兩國近來這一系列對抗性舉動的導火索,歸咎于“G7”。
但是問題在于,眾所周知,如今的G7早已不復當年。
站在日本的角度來看,加入G7的韓國雖然政治地位確實會有一定提升,但是即便如此,也很難對日本的既得利益形成有效的擠壓。
再換從韓國的角度來看,由于美韓軍事同盟的約束,韓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是非常微妙的,所以加入G7所能帶給韓國的正面意義其實非常有限。
那么耐人尋味的地方就體現出來了,日韓兩國真的只是在為了“面子”而爭風吃醋嗎?
或許部分原因確是如此,但或許,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