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在前期實力可以說是處于各諸侯國末端,但最終卻由秦國統一了中國,這不得不說一說使秦國實力大增的水利工程了,那么在秦國統一六國的前后,一共興修了幾大利國利民的水利工程呢?
第一個就屬都江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是在秦昭襄王時期修建,起始于公元前256年,完成于248年左右。都江堰將岷江水一分為二,岷江在成都平原變害為利,造福農桑,將成都平原變成“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并進而促進了整個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這一次的修建就使秦國穩固了成都地區的百姓,并充盈了國庫。
第二個就是靈渠了。靈渠于公元前214年修建完成,不僅是中國,而且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靈渠起初修建的目的不是灌溉而是運輸軍用物資和軍隊,進而征服嶺南地區,鞏固已有的統治。靈渠的作用要大于一般的水利灌溉工程,雖然它的名聲遠遠不及都江堰和鄭國渠,但是靈渠的貫通溝通了華東和華南的水路交通網,對于嶺南的統一至關重要。如果說,靈渠沒有修建,秦國的統一進程可能會放緩。
第三個就是鄭國渠了。起初,秦國是沒有打算修建鄭國渠的,不過鑒于韓國的勸說,秦國才下令修建鄭國渠。韓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損耗秦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秦國無暇顧及韓國,以此來維持韓國的生存。可不料,修建好鄭國渠的秦國實力不減反增,糧食增產,百姓擁戴。又加速了秦國統一的進程。
以上就是秦國在統一六國前后所修建的水利工程了,從都江堰到鄭國渠無一不透露著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勤勞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