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文物變得值錢以來,假文物就層出不窮。有拿著假的《清明上河圖》在街頭賣的,也有鉛錫制品冒充純金佛像的,至于電視節(jié)目里五花八門的鑒寶節(jié)目,假文物更是層出不窮……
那么多假文物讓人眼花繚亂,不過我想說的最奇葩的一個是不是我聽說來的,而是我親身經(jīng)歷的。
那還是很多年前,剛剛大學(xué)畢業(yè)參加工作,到了一個所謂的拍賣公司。開始我以為就像電視上演的一樣,拍賣公司都是十分高大上的存在,富豪名流,宴請晚會……但實際卻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謂的拍賣公司就是在網(wǎng)上找那些想賣東西的人,然后不停的給人打電話,說服他們把文物寶貝拿來拍賣。但是上拍需要簽訂合約并且支付費用的。
剛做沒幾天,我就約到一個老大爺,電話里他說他有一些清代翡翠鐲子還有一些清代宮廷寶石戒指。
然后他就來了,掏出來幾個五顏六色的翡翠鐲子,現(xiàn)在回想一下應(yīng)該是玻璃的。然后他又拿出幾個古銅色大戒指。鑲嵌著紅的綠的透明“石頭”,估計也是玻璃。這個老大爺堅信自己的都是高價值的寶貝,但是他也很誠實,告訴我們說是十多年前花幾十塊在地攤買的。其實老人的固執(zhí)和無知很好理解。這時候一個公司老總出現(xiàn)了,首先他是恭喜一下老人,說他有寶貝了,然后直接估價鐲子一百萬一個,戒指是三十萬……老人當然很高興,但是說到支付前期費用的時候,老人明顯不愿意,他說可以低價賣給公司,老總當然不同意了。最后老人失望的離開了。
后來我又干了一個多禮拜,才從同事嘴里了解到,原來拍賣都是假的,所謂拍賣都是希望賣家支付前期費用,估價越高,收費越多。而那些文物更是沒有真貨,但是公司并不負責鑒別。我一看這不是明顯騙人嗎,又混了幾天就離開了,也算是了解了一些黑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