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CPU是如何每年獲得巨大進步的呢
蘋果CPU是如何每年獲得巨大進步的呢
芯片的性能提升主要靠主頻*IPC*核心數量這三個因素的乘積,如果只考慮單核性能的話還要去掉核心數。IPC取決于芯片的設計架構,基本上優化到1.4之后很難再提升了,主頻取決于芯片的制造工藝和最大功耗限制,主頻和功耗的關系不是線性的,當頻率到達一定閾值后繼續增加頻率會讓功耗成倍增長,所以主頻到達4G之后很難提升了,于是intel就遇到了瓶頸。性能提不上去就只能優化工藝,芯片制造工藝的提升可以降低功耗,所以Intel每代產品的每瓦性能還是有較大提升的。而ARM一開始就是為了低功耗而犧牲性能,性能的起點很低,Intel快到山頂的時候ARM還在山腳下。然后逐步把主頻和IPC做上去就可以看到性能的大幅提升,而隨著電池技術的提升又可以增大一點功耗,用功耗換性能
導讀芯片的性能提升主要靠主頻*IPC*核心數量這三個因素的乘積,如果只考慮單核性能的話還要去掉核心數。IPC取決于芯片的設計架構,基本上優化到1.4之后很難再提升了,主頻取決于芯片的制造工藝和最大功耗限制,主頻和功耗的關系不是線性的,當頻率到達一定閾值后繼續增加頻率會讓功耗成倍增長,所以主頻到達4G之后很難提升了,于是intel就遇到了瓶頸。性能提不上去就只能優化工藝,芯片制造工藝的提升可以降低功耗,所以Intel每代產品的每瓦性能還是有較大提升的。而ARM一開始就是為了低功耗而犧牲性能,性能的起點很低,Intel快到山頂的時候ARM還在山腳下。然后逐步把主頻和IPC做上去就可以看到性能的大幅提升,而隨著電池技術的提升又可以增大一點功耗,用功耗換性能
芯片的性能提升主要靠主頻*IPC*核心數量這三個因素的乘積,如果只考慮單核性能的話還要去掉核心數。IPC取決于芯片的設計架構,基本上優化到1.4之后很難再提升了,主頻取決于芯片的制造工藝和最大功耗限制,主頻和功耗的關系不是線性的,當頻率到達一定閾值后繼續增加頻率會讓功耗成倍增長,所以主頻到達4G之后很難提升了,于是intel就遇到了瓶頸。性能提不上去就只能優化工藝,芯片制造工藝的提升可以降低功耗,所以Intel每代產品的每瓦性能還是有較大提升的。而ARM一開始就是為了低功耗而犧牲性能,性能的起點很低,Intel快到山頂的時候ARM還在山腳下。然后逐步把主頻和IPC做上去就可以看到性能的大幅提升,而隨著電池技術的提升又可以增大一點功耗,用功耗換性能。當然性能達到一定程度后,很快也會碰到和Intel一樣的瓶頸,然后就是增加核心數,當核心數到達瓶頸后就基本要開始擠牙膏了。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9fcc3cec3fdfc03ba854f4edf3f8794a5c2264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蘋果CPU是如何每年獲得巨大進步的呢
芯片的性能提升主要靠主頻*IPC*核心數量這三個因素的乘積,如果只考慮單核性能的話還要去掉核心數。IPC取決于芯片的設計架構,基本上優化到1.4之后很難再提升了,主頻取決于芯片的制造工藝和最大功耗限制,主頻和功耗的關系不是線性的,當頻率到達一定閾值后繼續增加頻率會讓功耗成倍增長,所以主頻到達4G之后很難提升了,于是intel就遇到了瓶頸。性能提不上去就只能優化工藝,芯片制造工藝的提升可以降低功耗,所以Intel每代產品的每瓦性能還是有較大提升的。而ARM一開始就是為了低功耗而犧牲性能,性能的起點很低,Intel快到山頂的時候ARM還在山腳下。然后逐步把主頻和IPC做上去就可以看到性能的大幅提升,而隨著電池技術的提升又可以增大一點功耗,用功耗換性能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