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歷和農歷日期一樣不
陰歷和農歷日期一樣不
泛泛地來說是一樣的?!氨热缃裉礻帤v初三,那是不是今天也是農歷初三”正確。深刻地討論: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歷之稱,是純粹的陰歷,我國使用"農歷",一般人叫它"陰歷",那是不對的。農歷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歷,而是"陰陽歷"。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實際上,一個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
導讀泛泛地來說是一樣的?!氨热缃裉礻帤v初三,那是不是今天也是農歷初三”正確。深刻地討論: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歷之稱,是純粹的陰歷,我國使用"農歷",一般人叫它"陰歷",那是不對的。農歷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歷,而是"陰陽歷"。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實際上,一個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8908352.jpg)
泛泛地來說是一樣的?!氨热缃裉礻帤v初三,那是不是今天也是農歷初三”正確。 深刻地討論: 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歷之稱,是純粹的陰歷,我國使用"農歷",一般人叫它"陰歷",那是不對的。農歷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歷,而是"陰陽歷"。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實際上,一個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朔望月實際上要比354天多8小時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陰歷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閏年,每逢閏年就在12個月多加一天。陰歷的閏年是355天。這樣,陰歷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長度是354天8小時48分。它的一年比回歸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個多月,17年就要短6個多月了。所以使用這種歷時,新年不一定在冬天過,它可以在春天過,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過。它的惟一好處就是陰歷上的每一個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狀。陰歷作為一種歷法,由于它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相協調,所以當今世界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國家一般已經廢棄不用了。農歷,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歷相同,但農歷運用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于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歷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歷好?,F在所有的農歷,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歷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歷。解放后還仍然叫做夏歷,1970年以后我國改稱為"農歷"。至于"農歷"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由于自古以農立國,所以制訂歷法必須為農業服務。農歷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歷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歷并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歷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歷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農歷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農歷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農歷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回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多月。為了要把多余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歷的閏月。有閏月的一年也叫閏年。所以農歷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至于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我國歷法淵源甚遠?!渡袝?堯典》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等記載。雖然《尚書》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證明當時已認識到每個回歸年長度為366天,但是對于農事活動來說,“年”是最重要的周期。這是原始社會的人們從生產實踐中得到的。我國歷法采用干支記法。東漢以前只以記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記年。
陰歷和農歷日期一樣不
泛泛地來說是一樣的?!氨热缃裉礻帤v初三,那是不是今天也是農歷初三”正確。深刻地討論: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歷之稱,是純粹的陰歷,我國使用"農歷",一般人叫它"陰歷",那是不對的。農歷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歷,而是"陰陽歷"。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實際上,一個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