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8979252.jpg)
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后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東漢末年,徐岳在《數術記遺》中記載,他的老師劉洪訪問隱士天目先生時,天目先生解釋了14種計算方法,其中一種就是珠算,采用的計算工具很接近現代的算盤。這種算盤每位有5顆可動的算珠,上面1顆相當于5,下面4顆每顆當作1。 由于算盤制作簡單,價格便宜,珠算口訣便于記憶,運算又簡便,所以在中國被普遍使用,并且陸續流傳到了日本、朝鮮、美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這一時期西方人還沒有一種算得上工具的計算器。但不能說外國人就不計算,像我們今天不依靠計算機也一樣可以口算或者筆算,不過遇到大量的計算就顯的吃力而且費時。同時西方很早就采用了阿拉伯數字,這使的他們的計算大大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