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8742952.jpg)
杜鵑鳥(俗稱布谷,又名子規)——凄涼哀傷的象征.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子規啼聲哀怨動人,聽起來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有如: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琵琶行》燕子 (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2)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頡頏,飛則相隨,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征,“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燕爾新婚,如兄如弟”(《詩經.谷風》)(3)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抓住此特點,盡情宣泄心中的憤慨,最著名的當屬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唐代郭紹蘭于燕足系詩傳給其夫任宗.任宗離家行賈湖中,數年不歸,紹蘭作詩系于燕足.時任宗在荊州,燕忽泊其肩,見足系書,解視之,乃妻所寄,感泣而歸.其《寄夫》詩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誰說“梁間燕子太無情”(曹雪芹.《紅樓夢》),正是因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轉意,夫妻相會.郭紹蘭是幸運的,一些不幸的婦人借燕傳書,卻是石沉大海,音信皆無,如“傷心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張可久.塞鴻秋.春情》),“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馮延巳.《蝶戀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讓人為之動容,繼而潸然淚下. (5)表現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喜鵲 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征。鶴一、情義中國古籍文學里常用成鶴對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對子女的愛,維護子女,甘愿犧牲.二、離別在南北朝的詩文中,詩人常常以別鶴來比喻夫婦離另的悲哀,其中大部分是寫深閨女子對客居它方的愛人的思念.三、神仙傳說中鶴能翩翩于仙凡之間,不受任何拘束,關于鶴的出生也有種種神話傳說,例如影生、聲交而孕、胎生等,加上古代人相信鶴的形象于是被神化了.四、君子由于鶴的形態是長頸、竦身、頂赤、身白,給予人一種清高的感覺,所以鶴很早就被人認為是有德行的禽鳥.五、大志鶴能夠在廣袤的空間飛翔,中國古代神仙故事中的鶴便可以在超越俗世的時間和空間往來《相鶴經》說鶴"飛則一舉千里",這種特殊的飛翔能力,往往用來比喻有大志.六、隱逸鶴喜歡棲息在滌盡繁器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有隱逸的象征.七、報恩中國文學里常有對鶴知恩圖報的描述.八、鶴被認為是可存活千年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