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敬業的道理論據有以下:
一、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公而忘私的精神令人欽佩
在舜帝時代,黃河流域洪水泛濫,人們深受其害。舜帝派鯀治水不成,又派禹繼父業治水。當時禹剛剛結婚,他離家外出,帶領大家溝通九河,引濟漯水入海,把汝漢淮泗導入江。他用了13年時間,終于制伏了洪水。禹在治水過程中公而忘私,三次路過家門,也不進去看一看。
他把天下有人淹死看成是自己沒有盡到責任,身勞焦思,身體偏枯,手中胼胝,全心全意治水。他這種克己奉公的精神,一直受到后人敬仰。
二、莫里哀死在舞臺上——人會為深愛的事業獻出一切
莫里哀不僅是一位劇作家,而且也是一位演員,他的作品多由他自己擔任主要角色。20多年的辛勤創作,饑餓、勞累、苦惱使他得了嚴重的肺病,身體十分虛弱。他去世前,又創作出了一部喜劇《心病者》。這部喜劇上演的那天,莫里哀不顧妻子勸說,硬是帶病出演。
由于莫里哀病情已十分嚴重,因此,演出時他經常皺眉和咳嗽。一個患重病的人,在喜劇中正好扮演一個沒病裝病的人,莫里哀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劇中。就在演出快結束時,莫里哀突然大笑一聲,摔倒在舞臺上,溘然長逝。
三、忘我工作的門捷列夫——成就來自于敬業奮斗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1907),是自然科學基本定律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年過七旬以后,由于積勞成疾,雙目半盲,但他依然奮斗不息。
他每天從清晨開始工作,一口氣寫作到下午5點半,6點吃“中飯”,飯后又繼續寫到深夜。1907年1月20日清晨5時,門捷列夫因心肌梗塞坐在椅子上去世,他死去時,手里還緊握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