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8399152.jpg)
學(xué)校不是部隊,孩子有權(quán)不服從命令,他們可以判斷班主任的話有沒有說服力。如果僅僅是為了培養(yǎng)學(xué)生互相合作的精神,我覺得這恐怕不是最合適的方法。一個孩子犯錯,最該首先品嘗到自己錯誤行為后果的就應(yīng)該是他本人。如果他有上早操所具備的體質(zhì)條件的話,你可以取消他最喜歡參加的集體活動的資格,告訴他,是因?yàn)樗粋€人的懶惰,而讓集體跟著蒙了羞,他要為此付出代價。你也可以暫時收繳他最喜愛的奶油蛋糕,讓他體驗(yàn)得不到的痛苦,也就是說要他明白自己犯的錯,而不簡單是為了懲罰,或者說“他不會把你被迫采取的嚴(yán)厲手段看成是一種懲罰”。這樣或許會比簡單的“連坐”效果要好,至少不會引起民憤。因?yàn)榻逃哪康牟皇菓土P,而是要讓他明白自己肆意任性行為必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看過盧梭的《愛彌兒》,我想我們的教育必須是良性的,不能讓孩子感覺過于暴力。我對他的“一個受了不良教育的孩子,遠(yuǎn)遠(yuǎn)不如沒有受過任何教育的孩子聰明”這句話推崇備至。至少,我們不能因?yàn)橐粋€孩子犯了錯誤,而讓全宿舍的孩子心靈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