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啟動裝機固態
u盤啟動裝機固態
我入手的是8+256GB的Mac mini,8GB的內存如果不是做視頻剪輯類的應用還是勉強夠用的,256GB的硬盤是真心不夠用,除去macOS系統占用一部分空間后電腦可以自由支配的差不多只剩下100+GB的空間了。自己升級硬盤的路被堵死了,救急的辦法只能是用外置移動硬盤了。最近朋友送了我一個威剛的EC700G固態硬盤外接盒,我手里還有一塊閑置的1TB容量的XPG翼龍S11固態硬盤,兩個湊在一起剛好可以組裝一個固態移動硬盤。因為硬盤盒是朋友送的,所以包裝盒、說明書這類東西一概沒有,關于硬盤盒的開箱部分咱們就直接跳過了。
導讀我入手的是8+256GB的Mac mini,8GB的內存如果不是做視頻剪輯類的應用還是勉強夠用的,256GB的硬盤是真心不夠用,除去macOS系統占用一部分空間后電腦可以自由支配的差不多只剩下100+GB的空間了。自己升級硬盤的路被堵死了,救急的辦法只能是用外置移動硬盤了。最近朋友送了我一個威剛的EC700G固態硬盤外接盒,我手里還有一塊閑置的1TB容量的XPG翼龍S11固態硬盤,兩個湊在一起剛好可以組裝一個固態移動硬盤。因為硬盤盒是朋友送的,所以包裝盒、說明書這類東西一概沒有,關于硬盤盒的開箱部分咱們就直接跳過了。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6292852.jpg)
u盤啟動裝機固態(u盤啟動裝機固態硬盤壞了)這些年買過的數碼產品里你跳得最大的坑是什么?我先說我的答案:Apple M1 芯片的Mac mini。這款迷你主機最大的槽點就是內存和硬盤都不能自己動手更換,除非購買的時候一步到位,否則后面你肯定會后悔內存和硬盤不夠用。我入手的是8+256GB的Mac mini,8GB的內存如果不是做視頻剪輯類的應用還是勉強夠用的,256GB的硬盤是真心不夠用, 除去macOS系統占用一部分空間后電腦可以自由支配的差不多只剩下100+GB的空間了。自己升級硬盤的路被堵死了,救急的辦法只能是用外置移動硬盤了。最近朋友送了我一個威剛的EC700G固態硬盤外接盒,我手里還有一塊閑置的1TB容量的XPG翼龍S11固態硬盤,兩個湊在一起剛好可以組裝一個固態移動硬盤。因為硬盤盒是朋友送的,所以包裝盒、說明書這類東西一概沒有,關于硬盤盒的開箱部分咱們就直接跳過了。XPG翼龍S11是我裝機經常用到的一款固態硬盤,現在固態硬盤的價格一路走低,性價比越來越高,裝機的時候盡量能上就上NVMe規格的固態硬盤,而且1TB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容量了。現在的游戲動不動就100多GB是很常見的,1TB的硬盤也裝不了幾個這樣的游戲。固態硬盤相比機械硬盤發熱量要高一些,一般是性能越強發熱量越高。很多硬盤盒采用金屬材質也是為了給固態硬盤增強散熱。EC700G硬盤盒除了RGB燈條部位外其他都是用了金屬材質,拿在手里冰冰涼涼的感覺。硬盤盒用了平直的線條勾畫出三角幾何造型,給人一種很硬朗的感覺。這款硬盤盒在拆裝外蓋和安裝固態硬盤方面都被設計成免工具拆裝。硬盤盒側面靠近ADATA威剛logo 的位置是硬盤盒的卡扣。按下側面的卡扣,然后向下滑動側蓋就能打開硬盤盒了。滑動打開的硬盤盒如上圖所示。側蓋上做了一塊三角形的區域,凸起的金屬部位用來給手指提供支撐,方便劃開硬盤盒側蓋。沒想到硬盤盒里用的是一塊白色的PCB板,和黑色的外殼對比很明顯。我們能看到的這面PCB板上只有M.2硬盤插槽和固定螺絲,其他的電氣元件應該都在PCB板的另一面上。EC700G支持多種尺寸的M.2硬盤,不論你是升級替換下來的硬盤還是專門購買的硬盤,基本上主流的2230、2242和2280這些規格都支持。前面提到了硬盤的固定螺絲也是手擰免工具的,雖然比起那些卡扣式的安裝起來要稍微麻煩一丟丟,但是固定效果更好,用起來更放心。這款硬盤盒支持RGB燈光,LED燈珠分布在PCB板的兩個側邊上,合計有9個RGB燈珠,通過導光板發散光線以后整個導光條的RGB燈光流光溢彩,對于喜歡RGB燈的用戶來說燈光也是性能的一部分。不知道這款硬盤盒支持不支持燈效調節,目前我還沒有找到切換燈效的方法,有知道的小伙伴麻煩在評論區告知一下。XPG翼龍S11固態硬盤是2280規格,安裝進硬盤盒以后剛好全部占滿。這款固態硬盤使用4顆存儲顆粒組成1TB容量,主控芯片使用的是聯蕓MAP1202A,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是3500MB/s和3100MB/s。因為硬盤盒走的是USB口,所以讀寫速度會有一定的瓶頸,在組裝成固態移動硬盤以后速度肯定不能像裝在臺式機里一樣火力全開。EC700G硬盤盒支持USB 3.2 Gen2接口,官方提供的傳輸速度為1000MB/s,比起機械硬盤和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還是要快不少的,一般機械硬盤的讀寫速度在100-200MB/s左右,EC700G的速度還是夠用的。除了給Mac mini做外置硬盤使用外,EC700G還有很多場景可以用到,而且使用體驗遠遠比U盤更好。EC700G可以用來存儲藍光電影、游戲等體積較大的文件,用在看片和打游戲上簡直不要太香。電腦使用CrystalDiskMark8.0.4軟件測試固態移動硬盤的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為1078MB/s和1079MB/s,已經超出官方標稱的1000MB/s的速度。使用TxBENCH再次進行測速,測速結果和前面的基本保持一致,進一步驗證了這款硬盤盒的性能表現是很穩定的。從其他硬盤拷貝約45GB的文件到EC700G中,全程寫入速度約為700MB/s,整個復制曲線幾乎就是一條直線,寫入速度非常穩定。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復制速度沒有前面測試的1000+MB/s那么快,我認為和另一塊硬盤的讀取速度是有很大關系的。往EC700G里面寫入文件的同時就要從其他硬盤讀取文件,其他硬盤的性能也就決定了EC700G的表現電腦,兩個硬盤里面任何一個有瓶頸了都會限制另一個的發揮。固態移動硬盤的使用范圍并不局限在Mac和Windows設備上, PS、XBOX、安卓平板等只要是支持外接存儲的設備基本都能用得到。以往U盤是很多人辦公必備的,但是它的容量一般比較小(容量高的價格不是一般的貴,1TB的U盤比1TB的NVMe固態硬盤貴多了),讀寫速度也相對很慢。如果您的手里正好有閑置的固態硬盤可以買個硬盤盒,自己組裝速度更快容量更高的固態移動硬盤,讓U盤去抽屜里吃灰吧。電腦
u盤啟動裝機固態
我入手的是8+256GB的Mac mini,8GB的內存如果不是做視頻剪輯類的應用還是勉強夠用的,256GB的硬盤是真心不夠用,除去macOS系統占用一部分空間后電腦可以自由支配的差不多只剩下100+GB的空間了。自己升級硬盤的路被堵死了,救急的辦法只能是用外置移動硬盤了。最近朋友送了我一個威剛的EC700G固態硬盤外接盒,我手里還有一塊閑置的1TB容量的XPG翼龍S11固態硬盤,兩個湊在一起剛好可以組裝一個固態移動硬盤。因為硬盤盒是朋友送的,所以包裝盒、說明書這類東西一概沒有,關于硬盤盒的開箱部分咱們就直接跳過了。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