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1、準備一個 U 盤2、格式化 U 盤3、下載跟 MAC 機型相匹配的系統版本4、用終端命令制作系統盤如何用 U 盤重裝系統?最近發現從 MAC 老系統升級還蠻麻煩的,不能直接跨版本升,還要分幾個步驟循序漸進的升級,如果和以前一樣能直接買個系統盤一鍵安裝搞定的話其實也 OK。
如今這種系統資源在蘋果官網都是免費公開的,沒必要給中間商賺差價了,而且中間商也是叫你自己準備 U 盤,遠程指導下,那么折騰,還不如自己找個教程裝呢。
本來使用 Time Machine 備份裝系統也可以,不過電腦容量大的話,這個就有點耗時了。而且 TM 不支持不同版本的系統恢復,只能抹盤恢復。所以重裝系統和降級最王道的還是 U 盤抹盤啟動安裝。
特別當你的 MAC 黑屏不能打開,而且你也沒有 TM 備份的時候,那么一個事先備好的系統重裝盤就很有必要了。降級 macOS 系統更別提了。
黑科技娃娃博客自己摸索了下,然后改進了一些步驟,過時的命令都摒棄了,還解決了一些疑難雜癥。
我制作 U 盤都是在 MAC 電腦上完成的,WINDOWS 下也可以制作,但肯定沒有 Mac 上方便,接下來開始走安裝流程了。
1、準備一個 U 盤首先購買一個 U 盤,帶USB3.0 接口或者更高,可以向下兼容低版本接口,建議用 10G 以上的 U 盤,如果要裝雙系統,那需要 20G 以上了。
正好手頭有個 32G 的愛國者電腦,剛好可以整。沒有的自己上某寶搞一個,不要買太差就行,反正就是做個系統盤。
2、格式化 U 盤U 盤要空白的,因為格式化過后數據就沒了。
MAC 和 Windows 的系統格式不同,因此在安裝不同的操作系統時,需要為 U 盤格式化選擇相應的文件格式。
仍舊是老規矩,我會穿插一些知識點,可以讓你來更好的理解啟動盤的制作原理。
系統文件知識點:
Mac 下的文件格式
APFS(日志式):macOS 10.13 和以后的版本使用的文件系統,增加了固態硬盤優化,比 HFS+讀寫速度更快。
Mac OS 擴展(HFS+日志式):macOS 10.12 和之前版本使用的文件系統,對機械鍵盤更友好。HFS+ 在 Windows 中不能認讀此文件格式的硬盤或移動設備。OS X 的老版操作系統文件常為 *.dmg 格式或 *.app 格式 ,HPS 也是無日志式文件。dmg 鏡像格式,一般雙擊打開,直接拖拽到應用程式文件夾即可。
Windows 下系統文件格式:NTFS(日志式)
NTFS 在 MAC 中只能讀取不能寫入,因為是微軟的私有設計,沒有對蘋果開放權限,數據容易恢復。NTFS 只在 windows 下使用或者只在 mac 下使用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如果頻繁兩個系統內切換會生成很多的垃圾文件,但是比 ExFat 的垃圾少。
兼容格式:在 mac、win 下都有讀寫權限
MS-DOS (FAT32):是雙分區列表,用于不超過 32G 的小 U 盤,缺點單文件傳輸不能超過 4G。ExFAT(無日志式):用于超過 32G 的大 U 盤, 對閃存 U 盤 SSD 硬盤優化更好。缺點:機械硬盤用這格式數據容易丟,在舊 Window 系統下可能要安裝補丁來支持。在 PC 下空間損失大(不同系統下切換會產生大量垃圾文件,win10 下可用 winrar 打開文件夾進行清理,mac 下可用命令行進行)。
注意:ExFAT 的不能頻繁移動,對熱插拔不友好,如果操作失誤(比如沒有彈出直接拔插頭),很容易造成文件損壞無法識別,需要重新插入 windows 檢查 U 盤識別修復后才能用。固定在機器內的硬盤使用這個格式更加穩定。
在 mac 下多為 *.iso 格式
Linux:對 APFS 和 NTFS 的支持比較有限,Exfat 沒什么問題
總結:數據安全可靠度:APFS=NTFS > ExFAT 數據傳輸便捷度:ExFAT > NTFS > APFS
了解以上概念后,接下來打開磁盤工具(在 Launchpad 界面的其他文件夾里),在左側“外置”欄下選擇你的 U 盤,如果 U 盤分區了,就選想要裝系統的那個分區。
把 U 盤名稱設置為“MyVolume”(盤名可以更改,記得跟后面的系統安裝命令呼應,我后面改盤符名字為Sierra了),如果是選擇的分區是沒有方案這欄的,然后選擇“抹掉”。
注意:裝 MAC 系統選擇格式為“Mac OS 擴展(日志式)”,如果是 10.12 版本后只能選擇 APFS 格式。如果是裝 WINDOWS 系統選擇要 ExFAT 或者 FAT32 格式。
“磁盤工具”里的文件格式說明:上圖是macOS 10.12 和之前的版本格式列表Mac OS 擴展(日志式):使用 Mac 格式(日志式 HFS Plus)來保護分層文件系統的完整性。Mac OS 擴展(日志式,加密):使用 Mac 格式,要求密碼,并加密分區。Mac OS 擴展(區分大小寫,日志式):使用 Mac 格式并區分文件夾名稱的大小寫。大小寫不同代表是不同的文件夾Mac OS 擴展(區分大小寫,日志式,加密):使用 Mac 格式,區分文件夾名稱的大小寫,要求密碼,并加密分區。MS-DOS (FAT32):兼容格式,是雙分區列表,用于不超過 32G 的小 U 盤,缺點單文件傳輸不能超過 4G。ExFAT(無日志式):兼容格式,一般用于超過 32G 的大 U 盤,exfat 是單分區,適合閃存盤和 U 盤,3、下載跟 MAC 機型相匹配的系統版本不同的系統版本匹配不同的機型,舉例來說我的 09 年末的 MACBOOK 小白,按照它的配置官網顯示最高只能升級到 High Sierra (10.13)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手提是什么版本,可以點擊 Mac左上角的蘋果 LOGO 菜單中選取“關于本機”查看你的 Mac 版本、機型。
想知道什么版本配什么機型的,可以查看下面這個表格,里面有官網鏈接可以點進去查看。
(鏈接沒有顯示的話,可以加黑科技娃娃的訂閱號“cooltechdoll",查看原文尋找。)
直接在 App Store 里點擊升級的話, 只會跳到最新版本 ,這樣跨版本升級會出問題的,升級需要循序漸進。所以通常了解完匹配的系統后,我們會從以上表格中的官網鏈接里去下載系統。
而制作系統盤就沒有什么限制了,想選哪個版本就哪個,你可以抹掉原來的系統,然后根據機型選擇相配的系統一步到位。
根據官網指示 09 年末的 MACBOOK 小白最高也只能下載 High Sierra (10.13)版本
我并沒有選擇這個版本,而是選擇了 macOS Sierra 10.12.6 版本安裝,主要有兩個原因:
1、我升級過硬盤和內存條,而 10.13 版本升級的話,會固件檢測,要更新Boot ROM后才能識別非原裝盤,所以在新硬盤上無法直接升級,會顯示固件錯誤。必須要用原裝硬盤和內存條從 10.12.6 版本開始升級到 10.13 版本,這樣才能正常升級主板的 Boot ROM,進而識別新的 SSD 硬盤。
2、Mac OS 10.13 系統的原生機,可以支持帶 M.2 接口的 SSD。而我的老機子即使升級到了這個版本,沒有 M.2 接口也是白搭,除非改裝主板(小白不建議操作)。所以升級新版本毫無意義,一堆更新的功能沒有結合匹配的硬件都只是擺設而已。
3、老機子使用新系統的某些硬件和軟件可能無法正常運行,會出現卡頓不流暢、續航時間短等問題。
建議:因為 10.13 版本是 2017 年推出的,所以 2015 年之前的 MAC,推薦 10.12.6 版本,避免硬件過時的老機子拖不動新系統,發生閃退卡頓、發熱嚴重、續航時間短等問題。當然如果你會改裝機子的話,提升性能后可以嘗試更高版本看看。
說了一大堆原理,接下來介紹實操:以我的 MACBOOK09 年的小白實操為例,其他可以根據實際機型套用方法
點擊表格里macOS Sierra版本的官網鏈接,然后點官網文中第四步里的鏈接下載系統,幾個 G 下載大概 15 分鐘左右,下載完成會彈出安裝提示,退出不管它,然后在 Launchpad(即應用程序文件夾里),你會看到這個安裝程序 。
注意:如果顯示是 PKG 文件格式的話,那就雙擊,然后按照安裝器指示自動會安裝成如圖顯示的格式。
電腦4、用終端命令制作系統盤插上剛才格式化過的 U 盤,通過命令將剛下載在 MAC 本機上的系統制作到 U 盤啟動,會自動分成裝啟動文件的 EFI 啟動分區和裝系統文件的HFS+系統分區。
打開實用工具里的“終端 Terminal ”(終端可以在在 Launchpad 的其他文件夾里找到,或者通過系統桌面右上角的放大鏡搜索“終端”找到)
從官網找到剛才下載的系統所對應的終端安裝命令(不同的版本對應不同的命令)。
悲催的我發現蘋果官網居然沒有 macOS Sierra 的系統安裝命令,網上找了下,全都是無效的,總說找不到路徑和卷宗,卡住的感覺好難受,差點要曲線救國了。
最后還是在國外 IT 論壇上找到了解決方案,果然這方面還是老外厲害,谷歌大法好!
原來 macOS Sierra的初始安裝程序版本為 12.6.03,而新發布的安裝程序的版本為 12.6.06,要讓老的安裝命令正常運行,必須使用 plutil 的單個命令來修正版本號。
打開 Info.plist 文件,并將 CFBundleShortVersionString 的值從 12.6.06 更改為 12.6.03。
sudo plutil -replace CFBundleShortVersionString -string "12.6.03" /Applications/Install\ macOS\ Sierra.app/Contents/Info.plist(這里的\電腦 是轉義語法,整個名稱對應的是:Install macOS Sierra.app 即我們從 AppStore 下載的系統安裝文件名,如果是中文,仍然需要寫成英文,注意轉義符號后有空格)
回車后輸入:sudo /Applications/Install\ macOS\ Sierra.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Sierra --applicationpath /Applications/Install\ macOS\ Sierra.app
然后會提示輸入系統密碼,輸入密碼的過程看不見,需要盲打,輸完按回車, 之后輸入“y”再回車。接著出現 Erasing Disk: 0%… 10%… 20%…100%… Copying installer files to disk…(注:本條命令大概執行半個小時多,請耐心等待,“Done”出現即完成 U 盤安裝器的制作)
接著你可以看到原來的 U 盤驅動器被命名為“ Install macOS Sierra”,打開該 U 盤,則會看到 Sierra 的安裝程序,這樣就代表成功了。
如何用 U 盤重裝系統?制作成功 U 盤啟動盤后,先把電腦里重要的資料備份,然后開始重裝系統。
1、首先插入制作好的系統 U 盤,在開機前一直按著option也就是alt鍵不放,然后按電源電腦鍵,接著進入磁盤選擇界面。最左邊是系統盤(進入的話就是正常進入系統),最右邊的黃色盤是剛才制作好的系統 U 盤。點擊進入 U 盤的黃色圖標。
2、進入 U 盤后,跳出下圖方框,如果你已經抹掉系統盤的話,可以選擇“繼續”直接安裝系統,如果你還沒有抹掉系統盤那就進入上方“實用工具”里,選擇“磁盤工具”抹掉原來的系統盤,然后退出繼續安裝系統。
補充:如果要裝雙系統的話,可以用 Boot Camp 助理制作 Windows 的安裝 U 盤,然后創立系統分區,操作原理跟上面一樣,只是換了個制作工具而已。注意不管用 MAC 還是 windows 都是不能分區的,會丟系統。
奇葩說來了!如何購買愛奇藝VIP視頻會員最劃算
如何下載新版的Photoshop軟電腦件——PS小白教程入門篇之前傳
外貿域名中的性價比之王-Namesilo
旅游行業的新興網賺模式-聯聯周邊游
如何升級MacBook筆記本的SSD硬盤-菜鳥折騰系列一
多幣種跨境電商外貿收匯工具-Payoneer卡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