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6034052.jpg)
中長跑項目的能量代謝特點決定了其測試與評價需要從有氧代謝能力和無氧代謝能力兩方面進行。有氧代謝能力是通過最大攝氧量和乳酸元氧閾來衡量的,其中乳酸元氧閾反映V02max的利用率,而V02max與中長跑成績緊密相關。教練員可以根據運動員的無氧閾數值來制定有氧訓練方案,評估訓練效果。運動員在不同訓練階段的乳酸速度曲線右移表明有氧代謝能力的提升。無氧代謝能力包括糖酵解能力和磷酸原系統(ATP-CP)的能力。糖酵解能力可通過實驗室測試和田徑場測試來衡量,運動員的400米全力跑成績和血乳酸變化值是重要指標。磷酸原系統供能能力則通過100米全力跑和血乳酸變化值來評估。中長跑運動員的心血管機能也在長期高強度訓練中產生適應性變化,如心臟肥大、收縮力增強等。基礎心率作為自我評價的指標,能夠反映運動員的機能狀況。運動員在完成極限強度負荷時,最大心率的降低和心率恢復的加快表明機能狀況良好。而血紅蛋白數值的高低直接影響氧的運輸,優秀中長跑運動員的血紅蛋白值通常在正常范圍的上限。血乳酸指標在中長跑訓練中被廣泛應用,通過觀察血乳酸的恢復速率來評估運動員的有氧代謝能力。血尿素則用來監測和評定訓練負荷及機能恢復情況,血清睪酮和皮質醇的變化可以反映運動員的合成代謝狀況和機能狀態。血清肌酸激酶(CK)是評定肌肉刺激和了解肌肉微細損傷及其適應與恢復的敏感指標。運動員處在良好狀態時,血清CK活性逐漸下降。尿蛋白生成的數量與一次訓練課中的運動負荷有關,可評定負荷的大小和強度。尿膽原的量可以反映運動員對訓練的適應能力,次日晨尿膽原高于2mg%時,提示運動員機能水平下降,需調整訓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