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2676752.jpg)
該順口溜為“教堂建成中國樣,圖畫也能爬上房,東西南北掉了向”。位于臺東步行街北側,有一處隱藏于居民樓之中的寺廟式建筑,這就是始建于1900年的清和路基督教堂。1940年,得到美國信義協會的捐助,將原址舊房拆除,改建為中國宮殿式的大禮拜堂。教堂居中,多間副堂及其它房屋分列左右,古柏森森、莊嚴肅穆,形成典型的中式宮殿結構,這種中國寺廟式的教堂建筑結構,可謂獨樹一幟,國內外都極其罕見,堪稱一怪。走進臺東步行街,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沿街17幢居民樓的6萬多平米彩繪,添加了許多奧運元素,并且突出了青島的“海”味,畫上了很多海洋生物,提倡海洋與人類的和諧,儼然一座流動的民俗風情博物館,清麗的色彩配之以流利的線條,附著于五顏六色的墻壁之上,平添了縷縷溫情與浪漫。置身其中,宛如走進美輪美奐的童話世界,頓生時空恍惚之感,彩繪規模之大、藝術表現手法之多樣,更是國內外登峰之作,此為二怪。臺東的街道布局,起初沒有規劃,這里居民很容易生病,主要原因是房屋潮濕且通風不好,因此,早在1890年,德國學者就提出城市街道布局理論,并在臺東的規劃建設中總體偏轉45度,呈東南、西北取向,采用棋盤布局方式,有利于街衢間空氣流通,順應了青島地區夏季刮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的氣候特點,形成一個快速風口通道,同時采光率大幅度提升,保證了房屋日照充足,減少疾病的發生,因此,當人們走在這條街上,總是找不準東南西北,此為第三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