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寫作背景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寫作背景
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將前往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定在江夏會面。這一天,兩人在江夏的黃鶴樓重逢,彼此傾訴思念之情。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邊,望著那孤帆漸行漸遠,心中油然而生惆悵之情,于是揮筆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首句點明送別之地是黃鶴樓,次句則點明送別的時間是花開似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著這美麗的春光將伴隨友人一路直到揚州。揚州是繁華之地,那時的揚州肯定也是花團錦簇,春意盎然。后兩句則傳情達意,李白將離別之情寄托在碧空與江水之間,言雖盡而意未盡,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堪稱送別佳作,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導讀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將前往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定在江夏會面。這一天,兩人在江夏的黃鶴樓重逢,彼此傾訴思念之情。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邊,望著那孤帆漸行漸遠,心中油然而生惆悵之情,于是揮筆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首句點明送別之地是黃鶴樓,次句則點明送別的時間是花開似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著這美麗的春光將伴隨友人一路直到揚州。揚州是繁華之地,那時的揚州肯定也是花團錦簇,春意盎然。后兩句則傳情達意,李白將離別之情寄托在碧空與江水之間,言雖盡而意未盡,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堪稱送別佳作,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34800152.jpg)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李白從四川沿長江東下,游歷了諸多風景名勝。在襄陽,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便特意拜訪。孟浩然對李白的詩作大為贊賞,兩人很快成為了摯友。孟浩然熱情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十多天。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將前往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定在江夏會面。這一天,兩人在江夏的黃鶴樓重逢,彼此傾訴思念之情。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邊,望著那孤帆漸行漸遠,心中油然而生惆悵之情,于是揮筆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首句點明送別之地是黃鶴樓,次句則點明送別的時間是花開似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著這美麗的春光將伴隨友人一路直到揚州。揚州是繁華之地,那時的揚州肯定也是花團錦簇,春意盎然。后兩句則傳情達意,李白將離別之情寄托在碧空與江水之間,言雖盡而意未盡,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堪稱送別佳作,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寫作背景
公元730年,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將前往揚州,便托人帶信,約定在江夏會面。這一天,兩人在江夏的黃鶴樓重逢,彼此傾訴思念之情。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邊,望著那孤帆漸行漸遠,心中油然而生惆悵之情,于是揮筆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首句點明送別之地是黃鶴樓,次句則點明送別的時間是花開似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著這美麗的春光將伴隨友人一路直到揚州。揚州是繁華之地,那時的揚州肯定也是花團錦簇,春意盎然。后兩句則傳情達意,李白將離別之情寄托在碧空與江水之間,言雖盡而意未盡,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堪稱送別佳作,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