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網掩碼借位計算
子網掩碼借位計算
第二個公式用于計算單個子網中的可用IP地址數量:2的M次方減去2,其中M是主機號位數。這里的2減去2是因為主機號的全0和全1地址分別代表子網的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它們不可用。舉例說明:如果子網號位數為4,那么可劃分的子網數量就是2的4次方,即16個。但若全0和全1子網不可用,則實際可使用的子網數量為14個。對于主機號位數為14的情況,每個子網中的可用IP地址數量則是2的14次方減去2,這意味著每個子網內有16382個可用的IP地址。舉例來看,172.16.16.0、172.16.32.0、172.16.48.0等都是基于16位子網掩碼(255.255.0.0)的例子,它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子網范圍。
導讀第二個公式用于計算單個子網中的可用IP地址數量:2的M次方減去2,其中M是主機號位數。這里的2減去2是因為主機號的全0和全1地址分別代表子網的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它們不可用。舉例說明:如果子網號位數為4,那么可劃分的子網數量就是2的4次方,即16個。但若全0和全1子網不可用,則實際可使用的子網數量為14個。對于主機號位數為14的情況,每個子網中的可用IP地址數量則是2的14次方減去2,這意味著每個子網內有16382個可用的IP地址。舉例來看,172.16.16.0、172.16.32.0、172.16.48.0等都是基于16位子網掩碼(255.255.0.0)的例子,它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子網范圍。
在計算子網掩碼時,我們可以使用兩個主要公式來確定網絡能劃分的子網數量和每個子網中的可用IP地址數量。具體來說,第一個公式為:劃分的子網數量等于2的N次方,這里N代表子網號位數,包含了全0和全1的子網,若這兩個子網不可用則需要從總數中減去2。第二個公式用于計算單個子網中的可用IP地址數量:2的M次方減去2,其中M是主機號位數。這里的2減去2是因為主機號的全0和全1地址分別代表子網的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它們不可用。舉例說明:如果子網號位數為4,那么可劃分的子網數量就是2的4次方,即16個。但若全0和全1子網不可用,則實際可使用的子網數量為14個。對于主機號位數為14的情況,每個子網中的可用IP地址數量則是2的14次方減去2,這意味著每個子網內有16382個可用的IP地址。舉例來看,172.16.16.0、172.16.32.0、172.16.48.0等都是基于16位子網掩碼(255.255.0.0)的例子,它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子網范圍。更進一步,當子網號位數為11時,能夠劃分出2的11次方個子網,這在特定的網絡規劃中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理解并應用這些公式對于正確規劃網絡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需要合理分配IP地址資源的情況下。
子網掩碼借位計算
第二個公式用于計算單個子網中的可用IP地址數量:2的M次方減去2,其中M是主機號位數。這里的2減去2是因為主機號的全0和全1地址分別代表子網的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它們不可用。舉例說明:如果子網號位數為4,那么可劃分的子網數量就是2的4次方,即16個。但若全0和全1子網不可用,則實際可使用的子網數量為14個。對于主機號位數為14的情況,每個子網中的可用IP地址數量則是2的14次方減去2,這意味著每個子網內有16382個可用的IP地址。舉例來看,172.16.16.0、172.16.32.0、172.16.48.0等都是基于16位子網掩碼(255.255.0.0)的例子,它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子網范圍。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