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34817852.jpg)
竹子開花的周期因種類而異,有的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如牡竹、版納甜竹需30年左右開花,茨竹、馬甲竹需32年,箣竹屬某些種類需80多年,而桂竹則需120年。群蕊竹、線痕箣竹一年左右開一次花,唐竹、孝順竹則無規律。竹子開花后枯死的原因,科學家認為是竹子衰老、為繁衍后代,在生命結束前開花結果。植物的根、莖、葉為營養器官,生長稱為營養生長;花、果實、種子為生殖器官,生長稱為生殖生長。一次開花植物一生只開一次花,前期營養生長占優勢,后期轉向生殖生長,開花結果消耗大量養料,導致營養器官枯死。竹子開花消耗了竹鞭和竹竿的養分,多數種類如毛竹、梨竹等地上地下部分全部枯死。少數竹種如斑竹、桂竹、雅竹等,開花后地上部分死亡,地下部分的芽仍能復壯更新;水竹、花竹等開花后葉片仍保持綠色,地下部分也不枯死。因此,應盡快砍去花枝,減少營養消耗。竹子開花在我國古籍中早有記載,《山海經》寫道:“竹六十年一易根,根必生花,生花必結實,結實必枯死,實落又復生。”《晉書》記載:“晉惠帝元康二年,草、竹皆結子如麥,又二年春巴西群竹生花。”近代亦有記載,如1907年日本淡竹開花,遠隔萬里的英國皇家植物園中的淡竹也同時開花。大面積竹林開花會造成損失,如1984年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內的箭竹大量開花,大片竹林枯死,導致大熊貓因缺食死亡。竹子開花是一種生理現象,常因惡劣環境如干旱、土壤板結、雜草叢生、老鞭縱橫引起。糖氮濃度增高為花芽形成和開花創造了條件。根據竹種特性,采取適當管理措施可控制竹子開花。對毛竹林,可采用松土、施肥、蓋土、澆水、挖竹蔸、防治病蟲害等措施,為竹子創造適宜生長環境,避免開花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