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34200952.jpg)
蒲松齡撰寫的自勉聯,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勵志精神。原聯如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個聯句的意思是,一個有志向的人,只要付出努力,終會成功。正如項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最終取得了勝利;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戰勝了強大的吳國。臥薪嘗膽的故事,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后,被囚禁在吳國,受盡屈辱?;氐皆絿?,他臥薪嘗膽,立志報仇。每天坐在木床上,床邊放著苦膽,每晚睡覺前都要舔一舔,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過去的屈辱和苦難。飲食時也嘗一嘗苦膽,時刻警醒自己。蒲松齡(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學家,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他聰穎過人,年輕時就才華橫溢,十九歲便獲得了縣、府、道的第一名。然而,他一生中卻屢次科考失利,直至七十一歲才被選為貢生。蒲松齡一生著作豐富,尤其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達到了古代文言小說創作的巔峰,深受后人推崇。此外,他還著有《聊齋詩集》、《聊齋文集》等。為了激勵自己不斷發憤讀書和創作,蒲松齡在壓紙用的銅尺上刻下了這副自勉聯。這副聯句不僅表達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也成為了他一生奮斗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