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力線路的電能損耗
什么是電力線路的電能損耗
線損電量的計算遵循DL/T686-1999《電力網電能損耗計算導則》。其中,均方根電流法是最基本的計算方法,具體公式為:△AL=3·Ijf²;·R·T×10-3。此公式中的△AL代表代表日的線路損耗電量(單位為kW·h),Ijf代表均方根電流(單位為A),R代表線路電阻(單位為Ω),T代表運行時間(單位為h)。公式中的It代表各正點時通過線路的負荷電流。代表日的選擇需遵循以下原則:電網運行方式正常,能代表計算期的常規情況;代表日供電量接近計算期(月、年)的平均日供電量;絕大多數用戶用電情況正常;氣候正常,氣溫接近計算期的平均溫度。
導讀線損電量的計算遵循DL/T686-1999《電力網電能損耗計算導則》。其中,均方根電流法是最基本的計算方法,具體公式為:△AL=3·Ijf²;·R·T×10-3。此公式中的△AL代表代表日的線路損耗電量(單位為kW·h),Ijf代表均方根電流(單位為A),R代表線路電阻(單位為Ω),T代表運行時間(單位為h)。公式中的It代表各正點時通過線路的負荷電流。代表日的選擇需遵循以下原則:電網運行方式正常,能代表計算期的常規情況;代表日供電量接近計算期(月、年)的平均日供電量;絕大多數用戶用電情況正常;氣候正常,氣溫接近計算期的平均溫度。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34754352.jpg)
電力網電能損耗,簡稱線損,是指電力企業在傳輸電能和營銷過程中,從發電廠出線到客戶電度表之間發生的電能消耗和損失。線損率是衡量線損高低的關鍵指標,它綜合反映了電力系統設計、生產和管理的水平,是電網經營企業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線損電量的計算遵循DL/T686-1999《電力網電能損耗計算導則》。其中,均方根電流法是最基本的計算方法,具體公式為:△AL=3·Ijf2·R·T×10-3。此公式中的△AL代表代表日的線路損耗電量(單位為kW·h),Ijf代表均方根電流(單位為A),R代表線路電阻(單位為Ω),T代表運行時間(單位為h)。公式中的It代表各正點時通過線路的負荷電流。代表日的選擇需遵循以下原則:電網運行方式正常,能代表計算期的常規情況;代表日供電量接近計算期(月、年)的平均日供電量;絕大多數用戶用電情況正常;氣候正常,氣溫接近計算期的平均溫度。當考慮溫度對電阻變化的影響時,線路電阻應進行修正:R=R20(1+β1+β2)。其中,R20表示電路在20℃時的電阻值;β1為導線升溫時電阻的修正系數;β2為周圍空氣溫度對電阻的修正系數。另一種計算方法是平均電流法,其計算公式為:△AL=3·I2·RL·T×K×10-3。此公式中的△AL代表線路損失電量(單位為kW·h),I代表線路中的平均電流值(單位為A),RL代表線路電阻值(單位為Ω),T代表用電時間(單位為h),K為修正系數。在三相電路中,AP表示抄見有功電量,AQ表示抄見無功電量。因此,線路損失電量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AL=3·(AP2+AQ2)·RL·T×K×10-3。在實際線損計算中,可以先將公式中固定部分(即損失常數)計算出來,每月只需將固定部分與可變部分相乘,即可求出當月的線路損失電量。
什么是電力線路的電能損耗
線損電量的計算遵循DL/T686-1999《電力網電能損耗計算導則》。其中,均方根電流法是最基本的計算方法,具體公式為:△AL=3·Ijf²;·R·T×10-3。此公式中的△AL代表代表日的線路損耗電量(單位為kW·h),Ijf代表均方根電流(單位為A),R代表線路電阻(單位為Ω),T代表運行時間(單位為h)。公式中的It代表各正點時通過線路的負荷電流。代表日的選擇需遵循以下原則:電網運行方式正常,能代表計算期的常規情況;代表日供電量接近計算期(月、年)的平均日供電量;絕大多數用戶用電情況正常;氣候正常,氣溫接近計算期的平均溫度。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