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丨義烏跨境電商進口“開門紅”日均包裹量同比增長657.37%
浙江日報丨義烏跨境電商進口“開門紅”日均包裹量同比增長657.37%
疫情期間,跨境電商消費顯著增長。根據義烏海關數據,自2月10日復工復產以來的一個月內,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已發出165萬單包裹,其中生活消費品增長尤為明顯。而要達到同樣數量的包裹量,去年則需要6個月的時間。今年以來,義烏保稅進口業務的日均包裹量已超過3.9萬單,同比增幅達到657.37%,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呈現出“開門紅”的態勢。為解決員工返崗率不足和用工缺口的問題,義烏采取了“村企匹配”的模式,與各村建立勞務輸出機制,為跨境電商供應鏈企業提供勞動力,從而加速處理節前積壓的包裹。截至目前,義烏保稅物流中心內的11家跨境電商企業均已恢復運營。
導讀疫情期間,跨境電商消費顯著增長。根據義烏海關數據,自2月10日復工復產以來的一個月內,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已發出165萬單包裹,其中生活消費品增長尤為明顯。而要達到同樣數量的包裹量,去年則需要6個月的時間。今年以來,義烏保稅進口業務的日均包裹量已超過3.9萬單,同比增幅達到657.37%,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呈現出“開門紅”的態勢。為解決員工返崗率不足和用工缺口的問題,義烏采取了“村企匹配”的模式,與各村建立勞務輸出機制,為跨境電商供應鏈企業提供勞動力,從而加速處理節前積壓的包裹。截至目前,義烏保稅物流中心內的11家跨境電商企業均已恢復運營。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34407752.jpg)
3月9日上午,義烏保稅物流中心的跨境電商企業員工在完成體溫檢測后,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負責人表示,節后跨境電商出貨高峰期已至,只要人員保障充足,每日可處理1.4萬至2萬單包裹。疫情期間,跨境電商消費顯著增長。根據義烏海關數據,自2月10日復工復產以來的一個月內,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已發出165萬單包裹,其中生活消費品增長尤為明顯。而要達到同樣數量的包裹量,去年則需要6個月的時間。今年以來,義烏保稅進口業務的日均包裹量已超過3.9萬單,同比增幅達到657.37%,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呈現出“開門紅”的態勢。為解決員工返崗率不足和用工缺口的問題,義烏采取了“村企匹配”的模式,與各村建立勞務輸出機制,為跨境電商供應鏈企業提供勞動力,從而加速處理節前積壓的包裹。截至目前,義烏保稅物流中心內的11家跨境電商企業均已恢復運營。為確保園區安全有序,義烏保稅物流中心采取了封閉式單元管理模式,并嚴格執行“表、證、碼”三合一的核查標準,嚴密把控入區和入企的兩道大門,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園區還積極發揮“黨建+”作用,實施“一日一調度、一日一報告、一事一處理”機制,確保防控措施在基層末梢落實到位。為了有效防控疫情,保障進口貨物的正常通關,義烏海關推出了“零跑腿”網上辦公模式,發布了跨境業務的網上通關指南,簡化了原需企業現場提交資料的流程,改為線上申請、審批和處理。自復工復產以來,通過“義關保稅?吾在線”平臺,企業已在線辦理商品備案、線上接單和預約查驗等業務共計53項。
浙江日報丨義烏跨境電商進口“開門紅”日均包裹量同比增長657.37%
疫情期間,跨境電商消費顯著增長。根據義烏海關數據,自2月10日復工復產以來的一個月內,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已發出165萬單包裹,其中生活消費品增長尤為明顯。而要達到同樣數量的包裹量,去年則需要6個月的時間。今年以來,義烏保稅進口業務的日均包裹量已超過3.9萬單,同比增幅達到657.37%,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呈現出“開門紅”的態勢。為解決員工返崗率不足和用工缺口的問題,義烏采取了“村企匹配”的模式,與各村建立勞務輸出機制,為跨境電商供應鏈企業提供勞動力,從而加速處理節前積壓的包裹。截至目前,義烏保稅物流中心內的11家跨境電商企業均已恢復運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