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留學生常常因為垃圾處理不當而受到指責。這并非指不將垃圾投入垃圾桶,而是指未能在規定時間、地點和方式投放垃圾。我曾在許多公寓樓下看到過大件垃圾如沙發、棉被、電視機,旁邊立著中文告示牌提醒:禁止亂扔垃圾,請自行搬回。這令人心生不快。有些留學生認為融入社會困難,總覺得受到偏見,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未能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垃圾分類。出國在外,務必做到文明,不要給自己人丟臉。
雖然日本的垃圾分類復雜,但這也是一種為環保做出的貢獻。所以盡管麻煩,也要盡力遵循。一般來說,越小的地方對垃圾分類要求越嚴格。東京因為大部分垃圾是填埋處理,只要垃圾袋里沒有過于大件的東西(如鐵鍋),通常問題不大。我在鄉下的寮里,大廳里整齊排列了六個垃圾桶和一個垃圾箱。從這七個垃圾桶開始講起。
プラスチック:塑料垃圾
包括一些食品、用品的塑料外包裝,如糖紙、塑料瓶蓋、養樂多、牙刷等。鋁罐頭帶有這個標志,后面一個是鐵。如午餐肉、鋁罐可樂。如果罐頭上貼有紙標簽,要撕下來,不能丟進塑料垃圾箱。
燃えゴミ:可燃垃圾
主要是廚房產生的食物垃圾,其次是撕碎的紙(如罐頭上的紙標簽、紙質包裝)。這兩者最具代表性。
紙コップ:紙杯
紙杯就是紙杯,洗凈丟棄。若嫌麻煩不想洗,可丟進可燃垃圾。
ビン:玻璃瓶
洗凈的玻璃瓶,如酒、醬汁瓶。有些地方要求不同顏色的瓶子放入不同顏色的垃圾袋。
ペットボトル:塑料飲料瓶
首先必須具備這個標志。要求洗凈,貼在瓶身的塑料紙要撕下來。判斷塑料瓶是否可回收,主要看瓶底中心點是否凹凸。
紙類:紙類
包括牛奶、果汁的紙板盒子,需洗凈、剪開攤平晾干。此外還有報紙、雜志等。
每個地方的垃圾回收規定有所不同。有些地方不區分塑料垃圾,直接歸為可燃垃圾。抵達日本后,學校事務員通常會舉辦說明會或發放垃圾分類指南。務必保留這些資料,最好貼在自家垃圾桶旁。日語好的人,建議查看當地市役所網站上的垃圾分類標準。
粗大垃圾如家具、電視機等不易丟棄。每年會有規定的時間段,需先打電話聯系業者,預約上門回收。切勿隨意丟棄,否則會被罰款。且勿將大件垃圾放在樓道等地方,以免堵塞通道,引發火災。
逛街時,垃圾箱分為燃え、ペットボトル、カン等類型,專人負責整理。將飲料瓶扔進去問題不大,但要選對地方,不要將黏糊糊的章魚小丸子盒子丟進塑料瓶箱。
在小公園里,很少見到垃圾箱。垃圾請您“お持ち帰り”。若是一只飲料瓶,堅持帶回家再洗。若去野餐,記得出發前帶好裝不同垃圾的容器。當然,規模較大的公園,特別是BBQ較多的地方,通常周邊會有垃圾箱。但一定要先分類處理好,不能一股腦塞進垃圾桶。
總之,保護環境是無論走到哪里都要做到的事情,不能給自己人丟臉。所以,認真學習如何丟垃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