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行走的古代木馬圖片
自動行走的古代木馬圖片
木牛流馬1700多年前,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可是,木牛流馬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運輸工具呢?千百年來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爭論不休。查考史書,《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后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上述記載明確指出,木牛流馬確實是諸葛亮的發明,而且木牛流馬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工具,從木牛流馬使用的時間順序來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馬,流馬是木牛的改進版。給《三國志》作注的南北朝時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現在已經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木牛流馬的一段記載,對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
導讀木牛流馬1700多年前,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可是,木牛流馬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運輸工具呢?千百年來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爭論不休。查考史書,《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后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上述記載明確指出,木牛流馬確實是諸葛亮的發明,而且木牛流馬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工具,從木牛流馬使用的時間順序來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馬,流馬是木牛的改進版。給《三國志》作注的南北朝時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現在已經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木牛流馬的一段記載,對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36276052.jpg)
木牛流馬 1700多年前,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可是,木牛流馬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運輸工具呢?千百年來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爭論不休。查考史書,《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后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上述記載明確指出,木牛流馬確實是諸葛亮的發明,而且木牛流馬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工具,從木牛流馬使用的時間順序來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馬,流馬是木牛的改進版。給《三國志》作注的南北朝時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現在已經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木牛流馬的一段記載,對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對木牛流馬的認識始終是鳳毛麟角、云山霧罩。諸葛亮造出木牛流馬200年后,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天才祖沖之據說造出了木牛流馬。《南齊書·祖沖之傳》說:“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他同樣也沒有留下任何詳細的資料。但是關于祖沖之造出木牛流馬的記載為自動機械的觀點提供了佐證,這是關于木牛流馬的一個主要觀點,認為三國時利用齒輪制作機械已為常見,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馬,應該是一種運用齒輪原理制作的自動機械。在陜西省漢中市勉縣的黃沙鎮,史料記載這里是諸葛亮當年造木牛流馬的地方。據考證,諸葛亮當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馬總共用過3次,木牛流馬就是從這里出發,走過250公里的棧道,到達前線祁山五丈原。當地的老人向我們描繪了傳說中的木牛流馬:“木頭做的馬頭,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塊組成馬身子,再組上馬腿,肚子中間安上齒輪,木馬后邊有一個扳手,操作時一壓走一步,再一壓走一步。”從這個傳說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馬是有齒輪的,而且似乎也運用了杠桿原理。
自動行走的古代木馬圖片
木牛流馬1700多年前,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可是,木牛流馬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運輸工具呢?千百年來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爭論不休。查考史書,《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后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上述記載明確指出,木牛流馬確實是諸葛亮的發明,而且木牛流馬分別是兩種不同的工具,從木牛流馬使用的時間順序來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馬,流馬是木牛的改進版。給《三國志》作注的南北朝時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現在已經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木牛流馬的一段記載,對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