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過后養生要注意什么 入秋養生重在祛濕乏
處暑過后養生要注意什么 入秋養生重在祛濕乏
首要任務是祛濕。盡管已立秋,但暑氣并未完全消散,氣候仍處于陽消陰長的階段,溫度依然較高,加之秋雨綿綿,濕氣較重,濕熱交加,故有“秋老虎”之稱。此外,晝熱夜涼,氣候寒熱交替,容易傷風感冒,陳年舊疾也易復發。為祛暑濕,應多開窗通風,尤其是早晚涼爽時。捶背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開宣肺氣,開啟身體的肅殺之氣以祛濕。端坐放松,雙手握成空拳,從上至下、從中央到兩側捶打脊背,各捶30次,可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強健肺部,有效祛除體內濕氣。
導讀首要任務是祛濕。盡管已立秋,但暑氣并未完全消散,氣候仍處于陽消陰長的階段,溫度依然較高,加之秋雨綿綿,濕氣較重,濕熱交加,故有“秋老虎”之稱。此外,晝熱夜涼,氣候寒熱交替,容易傷風感冒,陳年舊疾也易復發。為祛暑濕,應多開窗通風,尤其是早晚涼爽時。捶背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開宣肺氣,開啟身體的肅殺之氣以祛濕。端坐放松,雙手握成空拳,從上至下、從中央到兩側捶打脊背,各捶30次,可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強健肺部,有效祛除體內濕氣。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36938652.jpg)
隨著處暑的離去,自然界萬物開始凋零,天氣逐漸轉涼,這一時節氣象變幻莫測,我們該如何在健康上實現斷舍離呢?下面將為您詳細介紹。首要任務是祛濕。盡管已立秋,但暑氣并未完全消散,氣候仍處于陽消陰長的階段,溫度依然較高,加之秋雨綿綿,濕氣較重,濕熱交加,故有“秋老虎”之稱。此外,晝熱夜涼,氣候寒熱交替,容易傷風感冒,陳年舊疾也易復發。為祛暑濕,應多開窗通風,尤其是早晚涼爽時。捶背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開宣肺氣,開啟身體的肅殺之氣以祛濕。端坐放松,雙手握成空拳,從上至下、從中央到兩側捶打脊背,各捶30次,可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強健肺部,有效祛除體內濕氣。其次是解決秋乏。處暑后天氣由熱轉涼,天地間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的陰陽之氣也相應轉換。加之夏季出汗減少,代謝減慢,機體進入休整階段,人們容易感到疲乏。為緩解秋乏,應調整作息,晚上增加一小時睡眠,同時保證有質量的午覺以養精神。此外,飲食調理也很重要。百合銀耳粥是不錯的選擇,百合清心潤肺、滋陰寧神,可減輕心悸、煩躁和失眠;銀耳滋陰潤肺、養胃生津,適用于虛勞干咳、口燥咽干等癥狀。兩者共食可有效緩解秋乏。在這個季節里,天氣變化快,朋友們需好好愛護身體,做到早睡早起,并注意祛濕解乏。通過合理的作息和飲食調整,可保持身心健康,迎接涼爽的秋季。
處暑過后養生要注意什么 入秋養生重在祛濕乏
首要任務是祛濕。盡管已立秋,但暑氣并未完全消散,氣候仍處于陽消陰長的階段,溫度依然較高,加之秋雨綿綿,濕氣較重,濕熱交加,故有“秋老虎”之稱。此外,晝熱夜涼,氣候寒熱交替,容易傷風感冒,陳年舊疾也易復發。為祛暑濕,應多開窗通風,尤其是早晚涼爽時。捶背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開宣肺氣,開啟身體的肅殺之氣以祛濕。端坐放松,雙手握成空拳,從上至下、從中央到兩側捶打脊背,各捶30次,可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強健肺部,有效祛除體內濕氣。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