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詩是怎樣選詞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寒柏隴臥子認為從三個大的方面總結比較能客觀完整的說明一下。首先,是李白自身的學養素質、文學修養的積累情況;其次,是他作詩選題內容的特色與特點;再者,就是李白創作詩詞的風格及方法。
?中年的李白受得唐玄宗的征召,來到長安。
由于有詔征召在先,入京后又得到玉真公主和賀知章在玄宗面前的進一步稱譽,因此李白受到玄宗的親自隆重的接見。這在李白眼前展現了無限希望,他以為“揚眉吐氣,激昂青云”的這一天終于到來了,“奮其智能,愿為輔弼”的抱負就要實現了。
但遺憾的是,李白所寄予厚望的對象玄宗,在其早年還不失為一個勵精圖治,能夠任用賢才的開明君主。但到了這個時候,卻早己轉為昏庸腐朽的人了。
事實上,玄宗只把李白當作一個御用文人,李白卻期望他在政治上要重用自己,當然不免落空了。
?中晚年的李白,由于權臣貴戚的讒毀,玄宗逐漸的疏遠,激起了李白內心的極度苦悶和矛盾繁雜的心情。
天寶三年(744年)春,李白知道留在長安己再不能有所作為,于是上疏玄宗,讓他離開長安,歸隱山林。
【三】李白創作的風格及方法
從創作方法上說,李白詩歌的最大特色是浪漫主義。李白繼承并發展了屈原和莊子所開拓的浪漫主義傳統,創造了典型的浪漫主義詩風,并把它們推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李白對古典詩歌發展的又一個重大貢獻。
李白的詩歌大多數是抒情詩,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
?他的詩歌有驚人的想象力,大膽的夸張,以及善于利用神話傳說和幻想的形式。并且把這些表現手法運用的靈活自如的,使他的詩歌特別富有詩意,能夠產生激動人心的藝術魅力。
?在結構上的跳躍多變,也是李白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在詩歌語言方面,李白主張自然率真,反對雕琢浮華。
?在詩歌形式方面,李白最擅長、也是貢獻最大的是七言歌行(其中大多數是樂府詩)。他的五言、七言絕句也有杰出的成就,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
注:他的五絕和王維的五絕,他的七絕和王昌齡的七絕,被后人奉為唐代詩人絕句的典范。
?李白在詞的發展史上也占有很高的地位。比如他的兩首詞——《菩薩蠻》和《憶秦娥》就被認為是文人詞中最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