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中的淞滬指那些地方?
淞滬會戰中的淞滬指那些地方?
吳淞江以北于1218年設嘉定縣,后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經元朝廷批準,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新近發掘的松江廣富林將上海歷史極大推前。1927年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申”、“滬”由來;
導讀吳淞江以北于1218年設嘉定縣,后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經元朝廷批準,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新近發掘的松江廣富林將上海歷史極大推前。1927年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申”、“滬”由來;
上海地區的行政劃分始于公元751年,當時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次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7縣和川沙撫民廳。吳淞江以北于1218年設嘉定縣,后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經元朝廷批準,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新近發掘的松江廣富林將上海歷史極大推前。1927年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申”、“滬”由來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后又改“扈”為“滬”。故稱上海為“滬”,又稱申城。上海發源于吳淞江,簡稱滬,因此用淞滬指代上海,這一名稱不僅保留了吳淞江的歷史記憶,也體現了上海與這一重要水道的緊密聯系。
淞滬會戰中的淞滬指那些地方?
吳淞江以北于1218年設嘉定縣,后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經元朝廷批準,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新近發掘的松江廣富林將上海歷史極大推前。1927年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申”、“滬”由來;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