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Ar-234轟炸機研制試飛
德國Ar-234轟炸機研制試飛
2.直到1941年9月,科辛設計組提交了E370/IV方案。該方案采用常規氣動設計,上單翼布局,飛行員位于透明座艙的機頭。E370的起落架設計獨特,起飛時使用滑行車,升空后滑車被丟棄,飛機依靠滑撬降落,旨在減輕重量并增加載油量,但操作復雜。原計劃安裝的BMWP3302發動機因技術問題延期,阿拉多在年底重新設計,考慮了容克斯Jumo004和戴姆勒-奔馳ZTL5000發動機,使得E370尺寸增大,機翼油箱位置調整。
導讀2.直到1941年9月,科辛設計組提交了E370/IV方案。該方案采用常規氣動設計,上單翼布局,飛行員位于透明座艙的機頭。E370的起落架設計獨特,起飛時使用滑行車,升空后滑車被丟棄,飛機依靠滑撬降落,旨在減輕重量并增加載油量,但操作復雜。原計劃安裝的BMWP3302發動機因技術問題延期,阿拉多在年底重新設計,考慮了容克斯Jumo004和戴姆勒-奔馳ZTL5000發動機,使得E370尺寸增大,機翼油箱位置調整。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47870352.jpg)
1. 1940年末,德國Ar-234轟炸機的研發工作悄然啟動。阿拉多飛機公司的首席空氣動力學專家呂迪格·科辛了解到BMW和容克斯公司正在研發的噴氣發動機的細節。同時,帝國航空部提出了一項噴氣偵察機項目,即E370。然而,由于預計產量僅有50架,且對噴氣發動機的信心不足,阿拉多技術總監瓦爾特·布盧姆對E370項目持謹慎態度,導致項目進展緩慢。2. 直到1941年9月,科辛設計組提交了E370/IV方案。該方案采用常規氣動設計,上單翼布局,飛行員位于透明座艙的機頭。E370的起落架設計獨特,起飛時使用滑行車,升空后滑車被丟棄,飛機依靠滑撬降落,旨在減輕重量并增加載油量,但操作復雜。原計劃安裝的BMWP3302發動機因技術問題延期,阿拉多在年底重新設計,考慮了容克斯Jumo004和戴姆勒-奔馳ZTL5000發動機,使得E370尺寸增大,機翼油箱位置調整。3. 1942年2月4日,空軍軍備生產主管艾哈德·米爾契元帥參觀阿拉多工廠,對E370的改進方案表示興趣。隨后,帝國航空部正式批準制造6架原型機,編號為Ar234A。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阿拉多進行了大量風洞測試和細節設計,原型機數量增加到20架,分別配備了不同型號的發動機。首架Ar234V1于1943年7月試飛,但發動機延誤影響了進程,試飛中滑車回收方式出現問題。4. 后續試飛中,Ar234原型機不斷改進,包括座艙增壓和彈射座椅的配備,但也經歷了飛機失事的悲劇,導致試飛員澤勒的犧牲。為了提升性能,V5型號采用Jumo004B發動機,并改進了滑行車。最終,Ar234A型的V7在1944年6月22日進行了首飛,配備了航空相機。5. Ar234型偵察/轟炸機與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戰斗機的發展幾乎同步,采用類似的噴氣發動機,也都經歷了量產時起落架的布置與原型機完全不同的設計變更。但Ar234的載油量超過Me262兩倍,體型也大很多。在1944年下半年,Ar234在諾曼底及英國東海岸各港口從事偵察任務,盟軍戰斗機飛行員只能望之興嘆,實際上,除期待其發生機械故障而損失飛行高度及速度外,盟軍拿它毫無辦法。
德國Ar-234轟炸機研制試飛
2.直到1941年9月,科辛設計組提交了E370/IV方案。該方案采用常規氣動設計,上單翼布局,飛行員位于透明座艙的機頭。E370的起落架設計獨特,起飛時使用滑行車,升空后滑車被丟棄,飛機依靠滑撬降落,旨在減輕重量并增加載油量,但操作復雜。原計劃安裝的BMWP3302發動機因技術問題延期,阿拉多在年底重新設計,考慮了容克斯Jumo004和戴姆勒-奔馳ZTL5000發動機,使得E370尺寸增大,機翼油箱位置調整。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