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 繁體字
典 繁體字
典術;拼音dianshushu。基本解釋;典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iǎn shù ,是指經典之學。釋義;(1).謂經典之學。(2).官名。明設陰陽學官,府曰正術,州曰典術,縣曰訓術。見《明史·職官志四》。出處;漢·蔡邕《故太尉橋公廟碑》:“公稟性貞純,幼有弘姿,剛而不虐,威而不猛,聞仁必行,睹義斯居,文以典術,守以繼固。”。明·樊鵬《何大復先生行狀》:“生祖鑒為典術,有陰德,稱於鄉里。”。分字解釋;典dian;1.標準;法則:~范。~章。2.典范性書籍:詞~。引經據~。3.典故:用~。出~。4.典禮:盛~。大~。5.主持;主管:~試。~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術[ shù ];
導讀典術;拼音dianshushu。基本解釋;典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iǎn shù ,是指經典之學。釋義;(1).謂經典之學。(2).官名。明設陰陽學官,府曰正術,州曰典術,縣曰訓術。見《明史·職官志四》。出處;漢·蔡邕《故太尉橋公廟碑》:“公稟性貞純,幼有弘姿,剛而不虐,威而不猛,聞仁必行,睹義斯居,文以典術,守以繼固。”。明·樊鵬《何大復先生行狀》:“生祖鑒為典術,有陰德,稱於鄉里。”。分字解釋;典dian;1.標準;法則:~范。~章。2.典范性書籍:詞~。引經據~。3.典故:用~。出~。4.典禮:盛~。大~。5.主持;主管:~試。~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術[ shù ];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48250952.jpg)
典術-繁體典術拼音dianshushu基本解釋典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iǎn shù ,是指經典之學。釋義(1).謂經典之學。(2).官名。明設陰陽學官,府曰正術,州曰典術,縣曰訓術。見《明史·職官志四》。出處漢·蔡邕《故太尉橋公廟碑》:“公稟性貞純,幼有弘姿,剛而不虐,威而不猛,聞仁必行,睹義斯居,文以典術,守以繼固。”明·樊鵬《何大復先生行狀》:“生祖鑒為典術,有陰德,稱於鄉里。”分字解釋典dian1.標準;法則:~范。~章。2.典范性書籍:詞~。引經據~。3.典故:用~。出~。4.典禮:盛~。大~。5.主持;主管:~試。~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術[ shù ]技藝。【組詞】:武術、美術、醫術方法、策略。【組詞】:戰術、權術、仁術[ zhú ]1.〔白~〕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可入藥。2.〔蒼~〕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可入藥。[ shú ]古同“秫”,黏高梁。
典 繁體字
典術;拼音dianshushu。基本解釋;典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iǎn shù ,是指經典之學。釋義;(1).謂經典之學。(2).官名。明設陰陽學官,府曰正術,州曰典術,縣曰訓術。見《明史·職官志四》。出處;漢·蔡邕《故太尉橋公廟碑》:“公稟性貞純,幼有弘姿,剛而不虐,威而不猛,聞仁必行,睹義斯居,文以典術,守以繼固。”。明·樊鵬《何大復先生行狀》:“生祖鑒為典術,有陰德,稱於鄉里。”。分字解釋;典dian;1.標準;法則:~范。~章。2.典范性書籍:詞~。引經據~。3.典故:用~。出~。4.典禮:盛~。大~。5.主持;主管:~試。~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術[ shù ];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