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源于《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諸葛亮作為蜀漢的重要謀士,巧妙地利用天象和敵情,通過草船向曹操“借”來箭矢,成功地完成了任務。
草船借箭的經過
故事中,諸葛亮預見到即將發生一場大戰,需要足夠的箭矢來武裝自己一方的軍隊。于是他巧妙地設計了一個圈套,通過布置若干船只和謀略,利用大霧天氣接近曹軍的營地。諸葛亮利用曹軍多疑的特點,制造了假象,迫使曹軍放箭射擊。結果,諸葛亮的船只被射滿了箭矢,成功地獲取了大量的箭矢資源。這一過程不僅展現了諸葛亮的智慧和謀略,也展現了他對敵我形勢的準確把握和對戰術的靈活運用。
歇后語的含義
“諸葛亮草船借箭——滿載而歸”這一歇后語是對諸葛亮這一事件的總結,突出了他的智慧和謀略得到了成功的結果。這個歇后語常用于形容某人充分利用外界條件,巧妙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最終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在這個故事中,“滿載而歸”不僅是指船只裝滿了箭矢,也寓意著諸葛亮獲得了成功和豐富的收獲。
后世影響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不僅在《三國演義》中廣為流傳,而且成為了中國文化和智慧的象征之一。這個故事強調了智謀的重要性,展示了通過智慧和謀略可以巧妙地解決問題,甚至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諸葛亮草船借箭——滿載而歸”這一歇后語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常用語,用于形容那些通過智慧、策略和機遇獲得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