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我國“防災減災日”是5月12日。
?1. 設立背景:防災減災日的設立是為了提高全民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關注度,推動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普及,加強防災減災意識的培養。通過集中宣傳教育活動,讓公眾了解和支持防災減災工作,增強公眾的自我保護能力。
2. 設立時間:我國的防災減災日是在每年的5月12日。這一時間的選擇與我國多次發生的重大災害有關,特別是汶川地震等災害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生命財產損失,為了提高公眾的防災意識,故將防災減災日定于每年的這一天。在這一天,全國都會開展各種形式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
3. 活動內容:在防災減災日前后,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會開展廣泛的科普宣傳,包括地震、火災、洪水等自然災害的防范知識和應急技能的培訓。此外,還會組織各種演練活動,模擬災害場景,讓公眾親身參與體驗,了解如何正確應對各種災害。這些活動旨在提高公眾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還會開展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及時排查和整改。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公眾認識到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其中。
總的來說,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國防災減災日,旨在提高公眾的防災意識,普及防災知識,加強應急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