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又稱鬼節、盂蘭盆節、中元節)是中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其來歷和背后的傳說與佛教密切相關。
七月半起源于佛教故事中的一位僧人,據傳這位僧人名叫目連,他具有特殊的法力,能夠與地獄中的亡魂交流。一天,目連因為誤殺了一只母雞而受到嚴重的罪孽折磨,他苦苦懺悔,直到死后投胎轉世。
然而,在轉世之前,目連通過自己的法力看到了地獄中眾多痛苦的冤魂。他為這些冤魂感到傷心,決定在他的母親去世后,利用自己的法術力量來救度地獄中的亡魂。
目連的母親在七月初十去世,七月十五為她念經超度之日。目連在這一天便前去尋找地藏王菩薩,請求菩薩的幫助,將地獄中的冤魂救度出來。據說地藏王菩薩答應了目連的請求,并讓他給地獄中的冤魂安排了一年一度的法會,將他們救度出來。
因此,七月十五成為了盂蘭盆節的起始日,從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人們會舉行各種祭祀儀式,給亡靈燒紙錢、上香、擺放食品等。此外,還有一種傳統習俗是放河燈,將河燈放入河流或湖泊中,代表著引導亡靈往生。
盡管七月半的來歷與佛教有關,但在中國的各個地區,七月半的慶祝形式和節日習俗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