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企業改制是指依法改變企業原有的資本結構、組織形式、經營管理模式或體制等,使其在客觀上適應企業發展的新的需要的過程。下文從股本形成和資產形成兩個方面進行細說。一、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的工作程序(一)對于改制項目,主要是有限公司成立以來的合法性、企業業務狀況和發展前景,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股本形成過程的合法性從有限公司設立開始,需要關注設立時出資方式(系以現金、實物資產、無形資產等),除以現金出資外,實物資產出資的需要進行審計、評估等相關手續;無形資產出資的需要履行相關手續,如技術認定、評估,以土地出資的需要經過土地評估機構的評估,并需要經國土管理部門的確認(現階段擬上市公司已不允許以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出資)在有限公司持續經營過程中,會出現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每一次股權變動時的法律文件(董事會和股東會決議、驗資報告、工商變更登記等)是否齊備,行為是否合法。2、資產形成過程的合法性有限公司持續經營過程中,主要的經營性資產的形成過程。3、經營狀況1)經營業績的真實性2)關聯交易情況3)財務制度狀況4)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有限公司情況下,由于監管相對較弱、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財務人員的水平等原因,不可避免存在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問題,如民營企業大部分或多或少存在漏稅現象,對此只能從大的方面去把握,具體問題必須聘請注冊會計師對企業進行審計后才能知道。5)特定行業經營的合法性。如醫藥行業,是否具備藥品生產許可證書、藥品批準文號等;房地產行業是否具備房地產開發資質;工程建筑企業是否具備工程建筑資質;通信設備制造企業是否具備入網許可證是否等等。6)公司研究開發能力和核心技術情況7)業務發展前景需要調閱的資料須為原始資料(二)進行企業規范工作(三)企業聘請中介機構企業需要聘請財務顧問,負責改制方案的擬定、法律法規咨詢、上市前的輔導、中介機構關系的協調以及相關文件資料的制作等等。同時聘請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評估師和律師協助改制工作。(四)確定改制方案在財務顧問的主持和統一協調下,會同企業以及會計師、律師共同探討論證改制方案,包括發起人及其出資方式的確定、股本結構設置、財務審計、資產評估、財務制度建立、資產處置(包括非經營性資產的剝離、土地使用權的處置、商標使用權的處置等等)、人事勞資制度建立等等。(五)進行增資擴股或股權轉讓工作如果企業在需要對股本數量、發起人數量、股權結構等進行調整,或需要引進戰略投資者,或實施管理層持股(員工持股)等等,則需要進行增資擴股或股權轉讓工作。(六)進行評估和審計確定改制基準日,由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評估師對企業進行評估。一般情況下,需要對企業進行兩年又一期的評估。會計審計也一樣(七)召開董事會和股東會,審議改制事項,簽署發起人協議,修改《公司章程》。(八)名稱預先核準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股份有限公司名稱預先核準程序。在辦理名稱預先核準程序時,應提交發起人協議、董事長簽署的名稱預先核準申請表、董事會決議等文件。(九)辦理國有股權設置事項若有限公司股東中有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則需要向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國有股權設置事項。(十)申請變更在改制申請文件(主要包括發起人協議、公司章程、財務審計報告、驗資報告、董事會股東會決議等)準備就緒以后,申請變更。(十一)股份公司設立在獲得批準以后,企業召開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通過公司籌建報告,選舉董事長,確定經營班子等。在創立大會召開后30天內,由股份公司董事會向省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設立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