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保護的四項原則?
未成年保護的四項原則?
法律分析:四項原則: (1)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4)教育與保護相結合。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條的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它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目的。合法權益,簡單地說,就是公民實際享有的、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利益。規定公民合法權益的法律很多,如憲法、民法、訴訟法、婚姻法,等等。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要求國家、社會和家庭共同行動,防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的發生,并救濟、恢復已經被侵害的權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的原則。人格是人能作為利、義務主體的資格,是人身權的基本內容。三、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的原則。四、教育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導讀法律分析:四項原則: (1)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4)教育與保護相結合。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條的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它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目的。合法權益,簡單地說,就是公民實際享有的、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利益。規定公民合法權益的法律很多,如憲法、民法、訴訟法、婚姻法,等等。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要求國家、社會和家庭共同行動,防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的發生,并救濟、恢復已經被侵害的權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的原則。人格是人能作為利、義務主體的資格,是人身權的基本內容。三、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的原則。四、教育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6/wz/17960767452.jpg)
法律分析:四項原則: (1)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4)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條的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它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目的。合法權益,簡單地說,就是公民實際享有的、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利益。規定公民合法權益的法律很多,如憲法、民法、訴訟法、婚姻法,等等。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要求國家、社會和家庭共同行動,防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的發生,并救濟、恢復已經被侵害的權益?!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的原則。人格是人能作為利、義務主體的資格,是人身權的基本內容。侵犯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對他們的心理和身體的傷害問題十分嚴重,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尤其重要?! ∪?、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的原則。它包括兩個方面,即未成年人的身體發展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未成年人的身心的健康和順利的發展,對未成年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因此,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要研究這些特點,遵循這些特點?! ∷?、教育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就是通過一定手段,將知識、技能等傳授給未成年人,它是未成年人學習、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未成年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育可將他們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合格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同時,也將對未成年人起到保護作用,大大地增強未成年人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實現自我保護。但是,教育只是未成年人的自我完善,不能等于或者代替未成年人保護,因此,絕不能放松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要把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護結合起來。
未成年保護的四項原則?
法律分析:四項原則: (1)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4)教育與保護相結合。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條的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它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目的。合法權益,簡單地說,就是公民實際享有的、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利益。規定公民合法權益的法律很多,如憲法、民法、訴訟法、婚姻法,等等。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要求國家、社會和家庭共同行動,防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的發生,并救濟、恢復已經被侵害的權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的原則。人格是人能作為利、義務主體的資格,是人身權的基本內容。三、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的原則。四、教育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