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后必須進行清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解散的原因包括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議、合并或分立需要、被吊銷營業執照或被法院解散等。解散后應在15天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逾期未成立清算組可由債權人申請法院指定進行清算。
法律分析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都知道在公司面臨終止的情況下,負有清算義務的主體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程序對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等公司的狀況作全面的清理和處置,使得公司與其它社會主體之間產生的權利和義務歸于消滅,從而為公司的終止提供合理依據的行為。
公司解散必須清算嗎
一般公司解散后,一定要清算,并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程序對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等公司的狀況作全面的清理和處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條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二)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定予以解散。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三條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而解散的,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并及時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
拓展延伸
公司解散后的財務清算程序及注意事項
公司解散后的財務清算程序及注意事項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需制定解散決議并進行公告;其次,委任清算人負責處理公司資產和債務;然后,進行資產評估、債務清償和收款工作;同時,需履行稅務義務,包括辦理稅務注銷和申報稅款;最后,完成清算報告和注銷手續。在進行清算過程中,需注意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護股東權益,確保債權人得到合法權益的保障。此外,還需妥善處理員工權益、合同解除、債權債務關系以及與相關方的協商等事項。清算過程復雜且時間較長,建議尋求專業律師或會計師的指導,以確保合規性和順利完成清算程序。
結語
公司解散后的財務清算程序及注意事項十分重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公司解散必須進行全面的清理和處置,以消除公司與其他社會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清算程序包括制定解散決議、委任清算人、評估資產、清償債務、履行稅務義務等。在此過程中,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護股東權益,確保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需妥善處理員工權益、合同解除等事項。由于清算過程復雜且時間較長,建議尋求專業律師或會計師的指導,以確保合規性和順利完成清算程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一百八十二條 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第三節 董事會、經理 第一百一十四條 公司董事會可以決定由董事會成員兼任經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一百八十九條 清算組成員應當忠于職守,依法履行清算義務。
清算組成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財產。
清算組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