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房產遺囑繼承的相關內容與辦理方式。遺囑人可按照法律規定對遺產或其他事務作出個人處分,并在遺囑人死亡時使其生效。遺囑方式包括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其中公證遺囑的證明力最高。辦理遺囑公證時,遺囑人應親自到公證處,不能委托他人代辦。立遺囑人應神智清晰,表達真實意思,無受脅迫或受欺騙等情況。若遺囑公證書已辦理,現要變更或撤銷原遺囑公證,需提交原遺囑公證書及到原公證處辦理。遺囑人
法律分析
一、關于房產遺囑繼承,是否需要公證呢?
房產遺囑繼承實際上不需要公證。這里所指的公證遺囑,是指遺囑人在生前訂立并經過公證機關公證的遺囑。遺囑人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作出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這種處分行為就是遺囑。遺囑人訂立遺囑的方式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等,其中以公證遺囑的證明力最高。
1.辦理遺囑公證,遺囑人應當親自到公證處辦理,不能委托他人代辦。
2.立遺囑人應神智清晰,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無受脅迫或受欺騙等情況。
3.原來已在公證處辦過遺囑公證的,現要變更或撤銷原遺囑公證的,應當提交原來的遺囑公證書并到原公證處辦理。
4.立遺囑人死亡后,遺囑繼承人應當持遺囑公證書、死者死亡證明,及本人身份證件來本處辦理繼承權公證。如遺囑受益人不在法定繼承人范圍的,為受遺贈人。則受遺贈人必須在知道受遺贈后二月內來本處辦理接受遺贈的聲明書公證。
二、公證遺囑繼承房產過戶的程序
公證遺囑繼承房產過戶的程序為:
1.繼承人到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銷戶籍,辦理死亡證明;
2.繼承人到區或市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
3.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到房屋登記機關辦理房屋過戶登記。
三、房產繼承糾紛訴訟時效
房產繼承訴訟時效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人受到損害的之日起計算。在訴訟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的,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結語
房產遺囑繼承實際上不需要公證,但辦理遺囑公證時需要遵循一定程序。遺囑繼承人應當親自到公證處辦理,不能委托他人代辦。立遺囑人應神智清晰,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無受脅迫或受欺騙等情況。原來已在公證處辦過遺囑公證的,現要變更或撤銷原遺囑公證的,應當提交原來的遺囑公證書并到原公證處辦理。遺囑繼承人死亡后,遺囑繼承人應當持遺囑公證書、死者死亡證明,及本人身份證件來本處辦理繼承權公證。如遺囑受益人不在法定繼承人范圍的,為受遺贈人。則受遺贈人必須在知道受遺贈后二月內來本處辦理接受遺贈的聲明書公證。房產繼承糾紛訴訟時效為三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章 繼承 第三十一條 法定繼承,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動產法定繼承,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章 繼承 第三十三條 遺囑效力,適用遺囑人立遺囑時或者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
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