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不具備勞動關系主體資格,因此無法成為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如果與單位協商不成,只能收集證據,向法院起訴要求付款。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在公司的實習事實、工資標準以及應該支付的工資等。雖然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在實習期間努力工作,但很多公司不給他們發工資。企業使用實習生的存在很大的風險。
法律分析
由于實習生不具備勞動關系主體資格,因此無法成為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在這種情況下,你們之間的關系并非勞動關系,勞動局也沒有相應的管轄權。如果與單位協商不成,只能收集證據,向法院起訴要求付款。你需要提供證據證明你在公司實習的事實,公司的工資標準,你的工作時間和你應該支付的工資等。大學生實習有工資嗎?
大學生實習是否應該獲得報酬?最近,在杭州一家企業實習的浙江大學應屆畢業生張某,實習一個多月后,沒有拿到任何工資。為了解決食宿問題,他向企業索要實習工資,于是雙方發生糾紛。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詢問時認為:根據《勞動法》,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職業選擇的權利,實習生也享有平等就業和職業選擇的權利;勞動者應當享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他們應該有權依法付款。大學生:要求薪水是合理的。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在實習期間努力工作,或多或少為公司創造了利益。工資雖然不多,但拿到工資是很自然的。同時,他們也表示,面對實習崗位供不應求的現實,如果沒有實習工資,只能忍氣吞聲。為了留在未來,他們通常不會要求。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崗位上表現出色。
企業:使用實習生存在風險
杭州一家電腦公司每年都會招聘實習生。公司負責人認為,現在想找實習的大學生很多。很好,公司能給他們提供各種軟硬件條件,基本上不會給他們發工資。他認為,很多實習生只有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既不能為公司創造利潤,又占用了公司有限的資源。因此,企業使用實習生存在很大的風險。
拓展延伸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實習工資可以由用人單位支付,也可以由實習單位支付。具體支付方式在實習協議中可以明確規定。若實習工資由實習單位支付,則實習單位應按照協議約定的金額無條件地支付實習工資。若實習工資由用人單位支付,則用人單位應按照協議約定的金額按時足額支付實習工資。同時,用人單位支付實習工資時,應按月支付并出具實習工資支付證明,并與勞動者簽訂實習協議。若用人單位未按照實習協議約定支付實習工資,則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按實習協議的約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實習工資。若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實習協議。
結語
實習生雖然不具備勞動關系主體資格,但在實習期間仍然享有平等就業和職業選擇的權利,也應當享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然而,由于缺乏勞動法保障,實習生往往難以維護自己的權益。企業使用實習生的確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導致實習生既無法為公司創造利潤,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報酬。因此,企業應當意識到這一問題,給予實習生一定的報酬,以保護他們的權益,同時也降低企業的風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十五條 【未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等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責任 第九十四條 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十二條 【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