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姓氏問題應由父母協商決定,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隨父姓或隨母姓。若孩子原隨父姓,但父母離婚后母親希望孩子隨自己姓氏,需查看離婚協議是否限制18歲前不能改姓氏。若無限制,可與孩子父親商議后改姓;若有限制,可等孩子18歲后再改姓。
法律分析
不一定。最好孩子父母協商好。一種情況是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生活,只要父母協商好,隨父姓或隨母姓都一樣。另一種情況,是孩子原隨父姓,后來父母離婚,而孩子則隨母親一起生活。母親想讓孩子隨自己的姓氏,這時需要看一下當時離婚時是否有18歲前不能改姓氏的約定,如果有約定,那么就等孩子18歲以后再改隨母姓比較好;如果沒有約定,改姓時和孩子父親打個招呼即可。
拓展延伸
單親母親申請戶口時,是否可以選擇與孩子姓氏不同?
在申請戶口時,單親母親可以選擇與孩子姓氏不同。根據我國現行戶籍制度,戶口登記主要以血緣關系為依據,而不是姓氏。因此,單親母親在申請戶口時,可以選擇將孩子的姓氏與自己不同,例如保留原姓或者選擇其他姓氏。這樣的安排有助于保護單親母親的個人權益和自主選擇權,并不會對孩子的戶籍產生不良影響。重要的是,單親母親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辦理戶口登記手續,確保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
結語
在確定孩子姓氏的問題上,父母之間的協商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具體情況,孩子可以隨父姓或隨母姓,只要雙方達成一致。如果父母離婚后,母親希望孩子隨自己的姓氏,需要考慮離婚協議是否限制了改姓的時間。如果沒有限制,可以等到孩子年滿18歲后再行改姓手續;如果有約定,則需要與孩子的父親商議并遵守約定。此外,單親母親在申請戶口時,可以選擇與孩子姓氏不同,以保護自己的權益和自主選擇權。重要的是,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辦理戶口登記手續,確保合法合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