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處罰金不交會導致財物被查封、拍賣或抵押抵繳罰款,刑事拘留罰金不繳納會影響減刑。治安和行政拘留不會留下案底,刑事拘留會留下案底且無法消除,未滿18周歲且判刑不超過5年的犯罪記錄會被封存。刑事拘留最長37天,但需委托律師介入案件以確保合理處理結果。律師介入可以找到對被告人有利的事實和情節,并向辦案機關提供有力辯護。刑事辯護是一個過程,律師的介入至關重要。
法律分析
一、拘留處罰金不交會怎么樣
被行政拘留罰金沒交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公安機關可以依法查封、扣押的被處罰人的財物拍賣或者變賣抵繳罰款。公安機關作出罰款決定,被處罰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對于刑事拘留的罰金,罪犯投入監獄服刑后,不繳納罰金的會影響減刑。《刑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二、拘留會留案底嗎
治安拘留、行政拘留是不會留下案底的,實施犯罪行為被刑事拘留并且經人民法院確定有罪判處刑罰的會留下案底。案底一旦產生,不得消除。犯罪分子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三、拘留最長時間是多久
刑事拘留最長37天,之后看證據情況,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可能逮捕繼續偵查羈押,一般要五個月左右有法院的判決。現建議您第一時間委托律師介入案件,展開到看守所會見、代為取保候審等具體工作。因為,最終如何判決是否能得到一個好的處理結果,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對被告人有利的事實和情節、并向辦案機關簡明、扼要、有理、有據、有力地說清楚。刑事辯護是一個過程,律師只有介入案件、展開具體辯護工作才能找到所有對被告人有利的事實和情節。
結語
拘留處罰金不交會導致財產被查封、扣押并拍賣抵繳罰款,刑事拘留的罰金不繳納會影響減刑。拘留、行政拘留不會留下案底,但刑事拘留并被判有罪會留下案底。刑事拘留最長37天,之后可能逮捕繼續偵查羈押,建議及時委托律師介入案件,找到對被告人有利的事實和情節,并向辦案機關清楚地表達。刑事辯護是一個過程,律師介入案件才能找到所有對被告人有利的事實和情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21修正):第五章 行政處罰的決定 第二節 簡易程序 第五十三條 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六十七條至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21修正):第二章 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 第十五條 國務院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定期組織評估行政處罰的實施情況和必要性,對不適當的行政處罰事項及種類、罰款數額等,應當提出修改或者廢止的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21修正):第二章 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 第十二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為實施法律、行政法規,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并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說明。地方性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