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收緊催生市場三大憂慮 近期,央行上調準備金率等一系列動作,讓市場產生了貨幣政策趨向收緊的憂慮,投資者有幾大擔心:未來經濟增長動力越大,緊縮政策的力度會否越大,并進而影響部分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實體經濟越是向好,過剩流動性逃離A股的意愿是不是就越強……這注定今年A股會經受更多的寬幅震蕩。有經濟學專家表示,跨入2010年,央行向市場發出了政策緊縮的一系列信號,先是出人意料地提高3個月期票據發行利率,繼而是上調準備金率以及緊縮銀行信貸等。這一連串動作都讓市場猜測中國的貨幣政策取向是否已發生實質性轉向。由此,引發了A股市場的巨幅震蕩,甚至還讓全球股市的神經緊張不已。 那么,眼下市場恐懼什么擔憂什么專家認為,官方的一系列動作讓市場心存三大憂慮或恐懼。 其一,經濟增長形勢越好,政策緊縮的力度就越大。這個讓A股市場非常憂慮。有觀點認為,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就是寬松貨幣政策轉向的一個重大信號。 而政策收緊的“預演”早已開始。當去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1%時,央行就開始收縮銀行信貸,從去年下半年月度銀行體系新增信貸比上半年大幅下降中可見一斑。同樣,在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2009年GDP同比增長8.7%信息之前,央行又開始提高3個月期票據發行利率,并適時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這些都說明,央行已意識到,“保增長”目標實現之后,“防通脹”已成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特別是要控制好物價。而政策調整的又一個目標就是要抑制資產價格泡沫。 現在,市場特別擔憂的是,按照目前的經濟增長慣性,今年經濟增長速度很可能還會加快,這意味著政策收緊的力度還將加大。再考慮到CPI和PPI存在著突發性上漲的可能性,這次中國似乎很難從容地實施緊縮政策。從這個角度分析,后續收緊動作對A股市場的震蕩影響將遠超以往任何時候。而其力度、時間、方式等是否缺乏預見性或超出市場預期,這一切都將成為影響市場大幅波動的不確定性因素。 其二,過剩流動性流動與實體經濟走勢之間相互背離的中國式特征昭示,實體經濟越是向好,過剩流動性就越有可能流出A股市場。 實體經濟轉好將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提升A股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但是,實體經濟的逐漸轉好,也意味著實體經濟的盈利空間將大幅增加,流動性由此將可能會逐漸回流到實體經濟之中。也就是說,流動性將會逐漸流出A股市場。 與此同時,貨幣政策的調整,也預示了A股市場中過剩流動性的基本格局已發生變化,資金從A股市場中流出的意愿將逐漸增強。當然,A股市場中流動性退出的主動性選擇,還要看A股市場本身的一些變化,如市場供求、政策變化等因素,這些因素是否會導致A股市場中資金的持續流入已轉為流出。 從目前來看,影響A股市場波動的諸多因素仍處于膠著狀態,特別是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等對市場的影響究竟如何現在還很難判斷,但鑒于當下A股股指仍處于合理估值區間,故過剩流動性至少目前還不會持續流出A股市場。 不過,市場仍然對貨幣政策心存擔憂,過剩流動性勢將會持續流出A股市場,當下A股市場已處于牛熊分界線上下拉鋸與掙扎之中。據此,過剩流動性何時流出、流出規模怎樣,這些“不確定性”導致未來將更加難以預見A股市場的寬幅震蕩。 其三,貨幣收緊措施若實施,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會阻礙上市公司的未來盈利增長。 事實上,貨幣政策收緊對部分行業的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對房地產業會產生重大影響,由此也會對其關聯行業如有色金屬、鋼鐵、水泥等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同樣,當市場對這些行業的預期發生變化后,這些行業的相關上市公司在股市中的再融資能力也將顯著下降。由此,貨幣政策最終將影響到它們的生產擴張及其盈利增長。當然,目前緊縮預期的心理影響要遠大于實際的業績影響。 這樣,政策緊縮的信號發出,不僅會引發市場籌碼的重新組合,而且也會影響當下A股股指的寬幅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