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看樓首先,購房者應該去現場看房,重點關注樓盤有無預售資格。在檢查樓盤有無預售資格的流程里,重點是查商品房預售證,如樓盤是否沒有預售證就公開進行內部認購、是否把預售證掛在售樓部顯眼處、預售證是否過期等。房屋質量方面,建議到現場查看有無墻體裂縫、漏水、滲水、偷工減料、管道滲漏等問題。其次,購房者應該上網查發展商資質,查驗所選購的住房是否已被抵押、查封。如果選購的住房是由房地產中介公司代理銷售的,應了解該公司是否具有房地產中介資質等。買樓,首先,購房者應慎簽認購書。認購書是商品房買賣的預約合同,是獨立合同。簽認購書時常會引發一系列糾紛,具體表現在購房者要收回定金,而發展商卻不一定會退還。因此,為避免過多的麻煩,購房者在決定買房,可以向發展商提出看正式合同樣本,在覺得正式合同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再簽署認購書,以免被套牢。其次,購房者要看認購書是否能保證公平。認購書的內容一般包括: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房屋基本情況(含房屋位置、面積等基本情況);價格計算;簽署契約的時限規定。大家要看清楚其中內容是否有違反平等、公平的原則。最后,房款必須支付到監控賬戶。購房者應將房款支付到《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指定的銀行監控賬戶上,不要直接交給開發商或者中介。房款可以采取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具體如何分期,可以由雙方約定。比如購買者可以留15%的房款,其中10%可以在出賣人交付使用之前支付,5%的房款可以在預售人交付商品房房地產權證時支付。房屋總價格、單位價格、樓面地價,房子總價格:簡稱總價,是指一宗房地產的整體價格。一般來說,總價不能說明房地產價格水平的高低。房子單位價格:簡稱單價,是指單位土地面積或單位建筑物面積的地價、房價或房地價格。單價可以反映房地產價格水平的高低。房子樓面地價:又稱單位建筑面積地價,簡稱樓面價,是平均到每單位建筑面積上的土地價格。樓面地價 =土地總價格÷建筑總面積;樓面地價地單價÷容積率。房子的簽訂認購書在商品房正式銷售工作開始后,一般會設立售樓處,購房人在認可本項目后,可到售樓處簽訂認購書,并繳納訂金。銷售方應實事求是地向購房人介紹項目的進展情況,并將簽約須知及有關的宣傳資料和法律文件交給購房人。其實簽訂認購書是商品房銷售程序的一個環節,買賣雙方簽訂認購書的主要內容包括:(1)房屋開發商名稱、地址、電話;銷售代理商名稱、地址、電話;認購方名稱、地址、電話、身份證件;指定律師所名稱、地址、電話。(2)客戶認購物業的樓層;戶型;房號;面積。(3)購房房價。包括單價;總價。(4)買房付款方式。包括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按揭付款。(5)房屋認購條件。包括:定金金額;簽訂正式契約的時間、地點;付款地址和帳戶,簽認購書至正式簽約期間違約補償方式和爭議解決方式。在簽訂完認購書后,銷售方應給購房人《簽約需知》,以使購房人清楚下一環節及簽約有關細節。簽約須知主要內容包括:(1)本項目法律文件:國有土地使用證號、銷售許可證。(2)房屋購買人應攜帶的有效身份證件。公司應攜帶的文件、購房批文等。(3)購房房款支付方式。(4)買房應繳納的稅費說明:印花稅、契稅、手續費、房產權屬登記費、權證工本費、權證印花稅。
正式簽約標準格式的購房合同文本并非不能增刪、也不能更改。消費者在簽購房合同時有權利仔細琢磨合同的條款細節,對其中不滿意處提出改動要求。同時,購房者還應注意格式合同中的空白待填處,要懂得把許多保障自己權益的細節填上,并規定達不到條件應承擔的后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區國有土地(以下簡稱國有土地)范圍內取得房地產開發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從事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交易,實施房地產管理,應當遵守本法。本法所稱房屋,是指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及構筑物。
本法所稱房地產開發,是指在依據本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進行基礎設施、房屋建設的行為。本法所稱房地產交易,包括房地產轉讓、房地產抵押和房屋租賃。
第三條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有限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本法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四條國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扶持發展居民住宅建設,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
第五條房地產權利人應當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規,依法納稅。房地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