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可繼承父親財產,遺產繼承人隱匿遺產需法院起訴,放棄繼承應在遺產處理前提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繼承人有權繼承遺產,若遺產繼承人隱匿遺產,其他繼承人可訴諸法院。放棄繼承應在遺產處理前或知道受遺贈后60日內提出,否則視為接受繼承。
法律分析
一、兒子能繼承爸爸的財產嗎
兒子能繼承爸爸的財產。如果父親沒有留下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的話,按法定繼承順序,兒子是法定繼承人,是可以繼承父親的遺產的。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二、遺產繼承人獨自隱匿遺產怎么辦
遺產繼承人獨自隱匿遺產的,其他繼承人可以搜集證據去法院起訴,起訴到法院之后,法院會做出公平判決。如果其他繼承人在遺產分割的時候沒有發現,可以在發現之后的三年內起訴,要求分割該部分遺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一條
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三、放棄繼承應當在何時提出
放棄繼承應當在遺產處理前或者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提出。
放棄繼承是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行為。
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結語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兒子作為父親的法定繼承人,可以繼承父親的財產。對于遺產繼承人獨自隱匿遺產的情況,其他繼承人可以通過搜集證據起訴至法院,要求公平分割遺產。放棄繼承應當在遺產處理前或者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提出,需要以書面形式作出明確表示。根據法律規定,繼承人若未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則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若未作出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則視為放棄受遺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財產權益 第五十九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其繼承權不受子女代位繼承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條 繼承開始后,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于遺產分割前死亡,并沒有放棄繼承的,該繼承人應當繼承的遺產轉給其繼承人,但是遺囑另有安排的除外。